【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適應世界體系的中國崛起與地緣政治的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1 12:26:49  


中國崛起的模式順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中評社訊╱題:適應世界體系的中國崛起與地緣政治的變化 作者:武曉迪(北京),企業家、留美博士

  .多數國際間對中國崛起的觀察與分析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因素:在全球高度一體化的今天,世界體系對各國發展的高度整合極大地改變了冷戰及前冷戰時代為人們熟知的地緣政治和大國崛起的生成條件。

  .歷史的發展表明經濟一體化曾經改變過,而且還正在改變大國發展和崛起的規則。它不僅僅持續地降低新興大國崛起的成本和加速他崛起的步伐,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大現行核心主導國試圖在體系內推行霸權主義的代價。

  .以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為特徵的、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中國國家發展——崛起模式,實際上就是適應全球一體化在20世紀80年代後高速發展的創新模式。

  .中國崛起模式順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其重大的地緣政治含義就是中國與世界接軌和與世界體系相整合不等於要全盤西化。 

  傳統思維的困惑

  自1979年後, 近30年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將中國躋身於世界經濟政治大國的前列。美國《新聞週刊》在2007年3月初刊登的一篇文章驚歎道:中國是“人類有史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它承認美國對中國的快速崛起感到“困惑和不解”,中國的未來走勢是“一個大謎團”。其實,中國的崛起不僅僅讓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感到驚奇,還促使他們力圖探尋並弄清同一個問題:中國的崛起會不會在全球地緣政治中開啟新的一輪權力爭鬥大循環?

  無獨有偶,中央電視台的《大國崛起》系列片,對近現代幾百年間大國崛起引發的國際社會間慘烈爭鬥和由此導致許多國家原有政治版圖改變的描述也為國人留下了思索的空間。此外,這幾年密集播出的大型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也無不巧合地揭示了中國王朝時代的崛起與政治版圖變遷之間的關聯。儘管中國政府一再明確無誤地向世界宣告中國的崛起將是“和平崛起”,然而在西方有關中國威脅的噪聲此起彼伏,並隨著中國崛起的提速而越發震耳。由於對中國地緣政治長程走勢的困惑,我們周邊某些國家也用敵意的眼光看待中國的崛起。

  實際上,國際間的敵意與困惑不外乎都是用傳統的地緣政治觀和國際關係理論,以及參照歷史上曾發生的事例來透視及預期中國的崛起——因為在歷史上大國的崛起與威脅是一對孿生兄弟,而和平與崛起往往是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但是,多數國際間對中國崛起的觀察與分析卻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因素:在全球高度一體化的今天,世界體系對各國發展的高度整合極大地改變了冷戰及前冷戰時代為人們熟知的地緣政治和大國崛起的生成條件。對中國感到“困惑和不解”恰恰說明傳統理論與思維在急速變遷的世界中正在失去其指導作用。這正如一戰、二戰所帶來的變化讓當時許多大國的領導人及其學界的精英所始料不及,因為此前的許多國際關係理論和地緣政治學說不能完全解讀戰後世界的變化和作為制定大國外交政策和戰略依據。在當今急劇變遷的時代,人們更需要用一種更廣闊的思維,動態和客觀地認知世界地緣政治的變化和中國的崛起。

  世界體系與大國的崛起

  (1)世界體系

  經濟實力是構建大國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的基礎,也是大國崛起的基礎。現代大國經濟實力的構建與興衰無外乎都是在世界體系中完成的。所謂現代的世界體系就是廣義上的一個由文化和社會制度各異的主權國及地區參與的一體化世界交換體系。(美國學者沃倫斯坦將世界體系定義為“具有統一勞動分工和多元文化系統的一個整體”)人們所熟悉的WTO就是這一體系在經濟運行機制方面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當今這個體系的最基本特徵就是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在一個全球一體化的統一市場中相互依存、共同發展。

  根據當代著名地緣政治學者約翰•阿格紐的解釋,當代世界體系的主要特徵可歸納為六個方面:<1>世界體系是由單一世界市場組成,生產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直接使用而是為了交換以獲取最佳利潤及所需。<2>在世界體系中,國家間總是存在領土劃分。這一全球單一的世界體系是由具有多樣性文化和社會制度的主權國家構成,他的基本結構和運轉機制與歷史上任何世界性帝國的單一政治經濟結構完全不同。某一個核心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但無法最終全盤控制世界體系。<3>由於體系中大多數成員都是主權國家,以及他們的發展程度和市場份額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在這一世界體系中又形成了核心與次邊緣和邊緣的三層地緣政治經濟結構。世界經濟體系本身的動態性特徵決定了其成員在這一地緣政治經濟結構中的位置的動態性:即邊緣國家可以發展成為次邊緣國、核心國家;而核心國存在走向衰落的可能。<4>世界經濟體存在增長與衰退的循環週期。這一循環週期給世界體系的經濟結構和三層地緣政治結構調整提供了條件與機遇。<5>文化差異、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不同導致各成員對世界體系的適應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6>世界上每一個地區與國家在世界體系演進的過程中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關聯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