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盤點13次國慶閱兵:見證中國軍隊歷史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09:52:12  


 
  海軍潛艇部隊

  1953年4月,中國在青島成立了海軍潛艇學校;同時在青島開始修建潛艇基地;1954年6月19日,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在青島正式成立,部隊番號是海軍獨立潛艇大隊,它標誌著人民海軍有了自己的潛艇部隊。目前,海軍潛艇部隊已擁有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魚雷潛艇、導彈潛艇,成為重要的水下突擊力量。

  最初的中國海軍潛水艇獨立大隊,是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旅順基地潛艇支隊幫助建立的,裝備的是蘇聯潛艇。1956年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潛艇,列編潛艇部隊;1971年,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代常規潛艇下水;1974年國產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裝備海軍;1982年,我國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標誌著我國具有水下發射遠程核武器的能力。1983年,第一艘國產彈道導彈核潛艇開始在海軍服役。

  1986年海軍核潛艇首次完成了遠航自給能力考核訓練,創造了人民海軍潛艇遠航史上的最高紀錄。如今的潛艇部隊包括常規動力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和導彈核潛艇,水下突防能力明顯增強,成為反對核壟斷、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跨入新世紀,新型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相繼裝備部隊。新型潛艇裝備了超長波通信系統、數據鏈系統、戰術軟件和指揮自動化系統以及智能魚雷和精確制導導彈,新一代潛艇的靜音性、水下自持力和生存力明顯提高,水下突防能力明顯增強。

  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今天的海軍潛艇部隊已發展成為包括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在內的強大水下突擊力量,數量和總噸位比初建時期增長了數十倍,並實現了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潛艇水下高速、長航、突防、大深度布雷等訓法戰法得到檢驗。

  海軍陸戰隊

  1953年,華東海軍組建了陸戰第一團,翌年12月,組建了第一個海軍陸戰師。1957年海軍陸戰部隊撤銷。1979年,中央軍委決定重建海軍陸戰隊,12月20日,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在海南島成立。

  目前,海軍陸戰隊由陸戰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偵察兵、防化兵和各種勤務保障分隊編成,裝備兩栖坦克、兩栖裝甲車、新型導彈、輕便自行火炮、氣墊船和其他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登陸兵器。

  經過嚴格訓練的海軍陸戰隊員,不僅會操作各類步兵自動武器、水陸坦克、兩栖裝甲運輸車、多種口徑的自行火炮、反坦克導彈等裝備,還成為多種特戰武器的操作能手。海軍陸戰隊的戰鬥力得到全面提升,多次在全軍、海軍組織的大型演習和中外聯合演習中展示鋒芒,成為名副其實的“陸上猛虎、海上蛟龍”。

  1988年海軍陸戰隊在保衛南沙群島領土主權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鬥爭中,初露鋒芒,受到中央軍委的表彰。2008年5月14日,海軍陸戰隊某旅2750名官兵,43小時摩托化行軍1853公里,赴四川地震災區遂行搶險救災任務。這是人民海軍首次派特種作戰部隊依靠自我保障成建制實現千里機動,出色完成了任務。

  中國海軍成立之初,由於裝備的艦艇落後,無法離開近海,被人們稱為“黃水海軍”。1985年11月16日,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首次出訪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和孟加拉國三國,拉開了中國海軍走向世界的大幕。如今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航跡遍布五大洲四大洋,並完成了環球航行,向實現“藍水海軍”的夢想前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