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盤點13次國慶閱兵:見證中國軍隊歷史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09:52:12  


 
  1954年國慶5周年大閱兵,陸軍武器裝備由“多國造”實現了“蘇式”武器裝備的基本統一,是陸軍裝備的一個歷史性的跨越。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包括蘇式的M-43式120毫米迫擊炮、57毫米防坦克炮、76.2毫米加農炮、M-38式122毫米榴彈炮、M-37式152加農榴彈炮、M-13式火箭炮、85毫米高射炮、M-39式37毫米高射炮,T-34中型坦克、NC-2重型坦克、CY-122式122毫米自行火炮。

  這一年大閱兵的受閱部隊組成,也體現了陸軍的發展變化。受閱地面方隊38個,由軍事學院、第一步兵學校、第八步兵學校、第三炮兵學校、南京工兵學校、第一坦克學校各組成一個方隊;由23、63、65、66、69軍的部分部隊分別組成步兵、摩托化步兵方隊;內蒙古騎兵5師組成騎兵方隊;防空部隊組成了高射炮和探照燈方隊;由炮兵第10、11、21、31、64師等炮兵部隊組成炮兵方隊;由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師組成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隊;由東北、華北、華東軍區裝甲部隊抽調組成三輪摩托車方隊。由開國大典時受閱由陸軍的步兵、騎兵為主,發展成以炮兵、裝甲兵、防空兵為主。

  1959年國慶十周年大閱兵是陸軍發展的一次騰飛。受閱武器裝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化。人民解放軍“5”字開頭的新式武器──56式衝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59式主戰坦克等陸軍新式武器紛紛亮相,這些武器都是中國自已生產的。

  受閱的武器裝備有:各種火炮144門,坦克、自行火炮99輛,汽車240輛,飛機165架。這些武器裝備基本上是我國生產的。運兵車輛為“解放”CA-10B運輸汽車;7個炮兵方隊的火炮中有6種為國產,包括54式122毫米榴彈炮、122毫米加農炮、56式152毫米榴彈炮、59式130毫米加農炮、100毫米高射炮、CY-100和NCY-152式自行火炮;59式中型坦克等也都是國產的。

  國慶10周年大閱兵,取消了連續11次參加國慶受閱的騎兵。我軍騎兵的鼎盛時期達12個騎兵師,曾是陸軍中僅次於步兵的最大兵種。取消騎兵國慶受閱說明,騎兵這個古老兵種已不適應陸軍現代化的發展。

  國慶50周年大閱兵是我國舉行的第十三次國慶閱兵,在當時最能體現我軍陸軍的現代化進程。國慶受閱的52個方隊、梯隊中,陸軍占26個。徒步方隊、車輛方隊和空中梯隊中都有陸軍部隊,17個徒步方隊中陸軍占9個(含預備役、男民兵、女民兵各一個方隊);25個車輛方隊中,陸軍占15個;10個空中梯隊中,陸軍占2個。受閱的兵種中,也是陸軍最多,有步兵、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炮兵、裝甲兵、導彈兵、禮儀兵、航空兵。

  人民解放軍陸軍雖然仍是最大的軍種,但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陸軍了,發展成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航空兵、特種偵察兵、氣象兵、電子對抗兵、導彈兵等二十多個兵種,步兵的比例只占30%,技術兵種達到70%,炮兵成為陸軍中最大的兵種,裝甲兵成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即使步兵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已經取代了徒步步兵。

  這50年,陸軍還經過了騾馬化、摩托化、半機械化的“三大變革”。騾馬化的主要特征是人靠步行,指揮員靠乘馬,重武器裝備靠獸力;1969年,部分野戰軍改裝為摩托化,變為以汽油發動機、膠輪車為動力,步兵以車代行,裝備全部由車載;1985年,全軍全部淘汰騾馬化,改裝為摩托化,部分摩托化野戰軍改裝為機械化。機械化動力為柴油發動機、履帶式車輛,並具有裝甲防護能力和進攻火力,步兵作戰全部乘裝甲車和步戰車。

  陸軍由步兵為主的步兵軍到諸軍兵種合成的集團軍,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1985年我軍在淘汰騾馬化時,集團軍的試驗已經成功。於是,對陸軍編成實行了全面改革,取消了以步兵為主的步兵軍的編制,組建了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電子對抗兵、步兵、防空導彈兵、航空兵等諸軍兵種合成的集團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