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航母擇三型固定翼艦載機:國產還是進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6 17:56:09  


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進行滑躍起飛的蘇-33UB艦載機。(資料圖)
  艦載機是航空母艦主要的進攻和防禦手段,而艦載戰鬥機更是其中的中流砥柱。在中國航空母艦呼之欲出的時候,中國的重型固定翼艦載戰鬥攻擊機同時也應蓄勢待發。對於我國這柄尚在繈褓中的“海上利劍”,本文暫時以“飛鯊”來指代,希望它能夠像一隻振翅翱翔的鯊魚,在空中殲滅那些膽敢從海上來犯的敵人。

  重型通用戰鬥攻擊平臺——蘇-33UB(及蘇一33M)還是“飛鯊”

  毫無疑問,傳統航空母艦最核心的能力來自重型截擊機和反艦攻擊機。這兩種機型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國格魯門公司的F-14和A一6。隨著時代的發展,主力作戰航空器的設計思想和航空母艦的運用戰術都在發生變化。一是作戰飛機研製成本的激增和高強度戰爭條件下後勘保障的限制,都要求戰鬥機能夠兼具對面打擊能力,同時在截擊作戰和制空作戰中都不能落千下風:另一個是美國提出航空母艦應該從傳統的以控制海區為主要任務的“在海上”轉變為“從海上”攻擊敵方本土的能力。這兩點都要求現代艦載重型截擊機和反艦攻擊機不但要合二為一,同時還要具備與敵方陸基戰鬥機格鬥和對面精確打擊能力。這種要求對於一個最大起飛重量30噸左右而且要求在200米內完成起降的戰術飛機而言是很困難的,再加上新時代更要求飛機要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

  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就目前比較極端的美制F/A一18E/F“超級大黃蜂“而言,該機身兼制空格鬥、反艦,對面打擊甚至電子干擾和空中加油,同時飛機迎風面可探測性也較低,且研製週期已經不能再短了(該機發展自F/A-18“大黃蜂”)。即便如此,該機的遠端高速截擊能力仍舊落後於它所替代的F-14“雄貓“戰鬥機,難以保證航空母艦免受快速轟炸機的打擊。

  對於我國而言,要擁有航空母艦甲板上必備的這一機種——重型通用戰鬥攻擊平臺,無非仍是兩條路:外購和自行研製。先討論外購,目前比較現實的仍舊是俄羅斯。因為外購的唯一目的就是降低風險縮短週期。因此第一時間就排除甯手頭沒有現成固定翼常規起降艦載戰鬥機的國家,再加上禁運和政治因素的第二次排除,能選一起飛而大打折扣,甚至其掛載Kh一41重型反艦導彈的能力也因此而遭到質疑。而僅僅裝備蘇--33一種固定翼飛機(蘇一25UTG僅僅作為教練機使用)的蘇聯航空母艦在空對面打擊能力上非常值得懷疑。

  1990年,一架蘇一34戰鬥轟炸機原型機T一10B一1在演習中為了助興,放下起落架後低空掠過“第比利斯”號航空母艦的甲板並作出著艦姿態一一雖然它無法在航空母艦上降落。而這張“擺拍”的照片公佈後令西方大為震驚.並斷言紅海軍要在全球作戰的航空母艦上部署高速轟炸機。結果這個斷言成了西方的噩夢,當然這也不過是蘇聯紅海軍的一個美夢。 其實在蘇一33的基礎上增加對面攻擊能力也無法改變其功能單一且貧弱的事實,蘇一27SM的不受歡迎足以說明這一點。畢竟這種已經誕生了20年之久的舊飛機想要抗衡最新的F/A-18E/F,那麼就需要像“超級大黃蜂”一樣進行一番脫胎換骨的改進。

  1999年4月2913,在“超級大黃蜂”首飛4年之後,一個有著滑稽臉蛋的“側衛”新成員給了這個問題一個不錯的答案,當然也給了中國艦載機一個不錯的選擇,那就是蘇-33UB。 蘇一33UB是一種從誕生背景開始就很特別的飛機。由於經濟條件限制,俄羅斯海軍已經決定採用蘇-25UTG而不是一種飛行性能與蘇-33相當的雙座飛機作為艦載教練機。那麼在蘇聯轟然解體的9年之後蘇霍伊公司仍然斥鉅資研製並竟然生產了兩架同樣用於艦上操作訓練的蘇一33UB教練機,而且蘇一33UB整個氣動佈局和航電設備等都發生了很大改變,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近乎于全新設計的前掠翼驗證機蘇一4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