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9月13日拍攝的這張資料照片顯示的是正在阿拉伯海北部為一艘巴基斯坦驅逐艦添加燃料的日本“常磐”號補給艦(右)。 |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1月15日零時,根據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的命令,最後一批在印度洋活動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啟程回國。至此,曾引起諸多爭議的印度洋供油行動告一段落。由於日本政府此前已承諾在阿富汗重建工作中投入更多資源,美國方面此次並未對日艦的撤離提出異議。
《青年參考》引述報道,在過去8年中,日本先後向印度洋派遣了50餘艘艦艇和近萬名官兵,不僅支持了美國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和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行動,也借此積累了海外用兵的經驗。最新出版的一期日本軍事刊物《丸》,披露了海上自衛隊在印度洋執勤期間的內情,其中不少細節頗具戲劇性。
免費送油拉攏外軍
“9.11”事件後,日本頒布《反恐特別措施法》,並依據該法向印度洋派遣軍艦,支援美國的反恐行動。然而,當首批艦隊在2001年底抵達印度洋後,卻毫無章法可循,因為《反恐特別措施法》本來就是日本國內各派妥協的結果,諸如“如何與美艦保持聯繫”,“在什麼情況下向友艦提供燃料”這樣的技術細節都未做詳細規定,令艦隊司令官無所適從。
在任務海區,多艘美國軍艦向日方請求補充燃料,但日本艦隊請示國內防衛廳(現防衛省),得到的回答卻是“待命”,理由是“你們攜帶的油料是自用的,並非為盟軍準備,而且油費也是從本國國防預算中支出”,於是艦隊只能無所作為。直到2002年初日本國會修改法律,認可為外艦提供補給合法,才算給加油行動開了綠燈。截至2009年6月底,日本免費為盟國提供了足夠400艘船用上1年的4.1億升燃料,其中90%是提供給美國軍艦的。用自衛隊幹部幸田洋次的話說:“(免費)供應燃料已成為聯繫自衛隊與外軍的紐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