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試飛專家撰文解析美軍戰機發展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31 15:56:11  


 
  其一,推重比較小,性能受限制。單發飛機要獲得較大的推重比是比較困難的,加之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上的限制,飛機的系統不可能設計的很複雜,很難像F-22那樣實現隱身與高性能的統一,從飛行動態我們可以看出,F-35橫側操縱的敏捷性和俯仰操縱的精確性都不能令人滿意,例如在超密集編隊時飛行員反應,要保持精確隊形操縱難度較大,在著陸階段由於操縱精度不易把握,飛機大都以較大的垂直速度接地。

  其二,受空間和重量限制,F-35載彈量有限。在這一點上F-35遇到了F-117同樣的問題,載彈量不足將嚴重制約其作戰效能,而由於飛機結構設計上的先天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困難極大。

  其三,整體作戰效能不佳。作為美國和歐洲的下一代通用戰機,F-35飛機被寄予很高希望的,僅有像F-117那樣的隱身性能是遠遠不够的,它必須能够在未來的空戰中與對手搏殺,然而,最近的模擬試驗表明,F-35空戰格鬥的綜合效能甚至不如傳統的三代機,難怪"F-16戰機之父"皮埃爾.斯普瑞將F-35形容成一條笨拙的"狗"。

  儘管圍繞F-35的爭議紛擾不斷,但其短距起降型飛機還是顯示出了超乎尋常的性能。短距起降飛機的技術難點有兩個:一是垂直升力(動力)的產生,二是狀態轉換過程中的操縱技術。F-35短距起降型飛機的轉向噴口和飛發一體化控制系統很好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在英國的“鷂式”垂直起降飛機上,要實現從垂直起飛到常規飛行,飛行員的操作極為複雜,發動機噴管和操縱舵面的控制完全要靠飛行員憑借高超的技術來完成;而在F-35飛機上這些工作完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這就大大簡化了飛行員的操縱,從而提高了飛機的操縱品質。

  政商博弈硝煙彌漫

  F-35這塊蛋糕實在太大了,如果算上西方盟國的定購數量,裝備數量將達到3000架以上,如此大數量的訂單,對所有美國製造商都是極具誘惑的,如果失去了這份訂單,一個大公司將很難繼續在軍機研發中維持下去。當然,這個競爭不僅僅是製造商之間的事情,每個財團的背後都有國會、政府和軍方的政治勢力做後盾。按照美國“公平競爭”的遊戲規則,洛·馬公司已經贏得了F-22的訂單,在波音公司和洛馬公司的方案競爭中,波音公司似乎有更大的勝算,因此,當2001年10月26日美國軍方宣布洛馬公司獲勝的時候,輿論一片嘩然,尤其是投入巨大的波音公司因為顆粒無收而充滿抱怨,揚言要退出所有的軍機研製工作。

  F-35的方案競爭雖然已經塵埃落定,但彼此之間的硝煙並未散去,由於F-35的研製工作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人們開始懷疑其作戰效能時,波音公司動作頻頻,一方面抓住F-35的技術缺陷不斷製造輿論,另一方面極力向軍方和盟國推銷其“超級大黃蜂”項目。

  獨掌核心技術讓盟友不滿

  在F-35的研發過程中,美國人始終處於主導地位,他們既希望將盟國捆綁在F-35計劃上,增加飛機的訂單,占據下一代軍機的市場,又不想讓盟友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機密。由於美國堅持把住F-35戰機的核心技術不放,其他參與研製的盟國與美國一度鬧得十分不快。

  那些盟友誰也不願意耗費巨資換來的是美國的核心技術限制,隨著F-35試驗機型的不斷完善,美國與其合作盟友的矛盾也不斷凸顯。開始,英國是F-35項目最有力的支持者,他們打算採購138架F-35戰機,以替代現役的“鷂”式和“海鷂”式戰鬥機。然而,英國沒有想到美國對其也要採取核心技術限制,為此英國暗示會退出聯合攻擊戰鬥機的研製,並啓動本國的“B計劃”。除了英國,澳大利亞也對美國的保密手法很是不滿,澳一直將F-35視為其未來空軍作戰主力,並投入大量資金參與研製,面對美國人的技術限制,澳軍方已經表示要開始考察其他機型作為其下一代戰機。

  F-35的麻煩還不限於此,當初,洛·馬公司為了獲得競標,有意降低了飛機的研製費用報價,隨著研製工作的深入,3000萬美元的單機成本已經難以保底,據稱,艦載型F-35的成本將高達6000萬美元。看來F-35所謂的低成本優勢也難以真正現實了。(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