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江山如此多嬌》五易其稿 周總理最後審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6 11:07:35  


江山如此多嬌(中國畫) 傅抱石 關山月
  在我的父親關山月一生的藝術作品中,有一些反映毛澤東詩意的作品,其中,最巨大、最雄偉的應該是和傅抱石在1959年用4個月的時間合作完成的《江山如此多嬌》。父親生前曾對我講過那一段難忘的創作經歷。

  1959年4月底,父親接到通知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畫,以迎接建國十周年大慶。5月初,他和當時任江蘇畫院院長的傅抱石分別前往北京接受任務,並到人民大會堂作現場考察。畫的題材是由周恩來總理提出的,表現內容為毛主席的詞《沁園春.雪》,畫題定為《江山如此多嬌》。

  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一定要在4個月內,即國慶前,完成至少7米寬、5.5米高的大畫。 

  接受任務後,父親和傅抱石便開始構思畫的草圖。兩個月的時間裡,兩人每天都在一起研究、交流,並互相提意見、反覆修改草圖。有一天,陳毅、郭沫若、吳和齊燕銘來了解他們創作的進度。當時,他們的草圖一稿、二稿、三稿都未能通過,大家陷入了苦思。傅抱石便道出了“題材實在太大,不大好把握”的心裡話,陳老總聽了笑著說:“繪畫也跟作詩一樣,首先要立意。”郭老點頭表示贊同。陳老總接著又說:“江山如此多嬌!首先在畫面上必須突出一個‘嬌’字,既要概括祖國山河的東西南北,又要體現四季變化的春夏秋冬;不僅要表現‘長城內外’與‘大河上下’,而且要描繪出‘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既要有江南,又要有雪山。只有在這‘多’的氣勢中,才能體現出‘嬌’來。”關於畫面上空間要不要出現太陽的問題,郭老認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指的是1936年,而現在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畫面上當然應該出現太陽。”大家一致同意郭老的看法,兩位畫家重新修改草圖。 

  第四稿草圖終於通過了!父親說,這是集體的創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全面展開作畫時,他們把東方飯店二樓的會議廳辟為畫室,由榮寶齋特制了一米多長的大筆和排筆,並用五六個大號的臉盆作為調色盆。作畫前,郭老曾對兩位畫家說:“一定要保持各自的風格,但又一定要使畫面求得和諧統一。”所以,雖然兩人的畫風分別屬於金陵畫派和嶺南畫派,但在創作的過程中兩人能夠相輔相成並尊重對方的擅長:父親畫前景的松樹和遠景的長城雪山,而流水瀑布則由傅抱石來畫。也正是由於他們這種互尊互讓的作風,使畫面保留了不同的個人風格,從而達到了最佳藝術效果。

  9月中旬,周總理來到人民大會堂現場作最後的審定。總理仔細地從各個角度觀察了大畫,在讚揚的前提下提出了意見:畫幅掛在人民大會堂還是略顯小了些,此外太陽也要加倍放大,並要用最好的朱砂上色,才能永葆光輝。兩位畫家在聽取了總理的意見後,立即動手修改,將畫幅擴大到寬9米、高6.5米,畫中的太陽也加大了一倍。他們不分晝夜地工作,直到9月下旬,才算基本完成了這幅巨作。接下來便是題詞和蓋章了。毛主席題寫了“江山如此多嬌”6個字,張正宇教授整整用了一個通宵的時間放大描摹在畫面上,而畫上的印章“江山如此多嬌”則由齊燕銘刻成。巨作《江山如此多嬌》終於裝裱完成,趕在國慶十周年的盛典之前掛在了新落成的北京人民大會堂。 

  父親熱愛祖國,對藝術執著,並用自己的作品為人民服務。在文章《我所走過的藝術道路》中,他說,生活要有所積累。《江山如此多嬌》中,我畫的雪山,從解放前畫祁連山時熟悉的題材中得到不少益處。生活積累的基礎越紮實,對藝術創作就越有好處。(來源:《人民日報》2008-01-06 第08版/關 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