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解密中國首個核武研發地:職工與世隔絕36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3 13:52:13  



  李小萌:人的安置是一方面的工作,但畢竟這是一個核工業基地,走了以後,這裏要留下一個跟環境,跟將來來這兒的人都要保證他們安全的一個好的場所,怎麼來做?

  王菁珩:這是我們基地移交的一個重要的工作之一,那就是我們交核污染設施的退役無害化處理,我們的設備,從事放射性加工的設備我都進行認真清理以後,通過安全監測,達到技術標準以後,才能夠對外處置,我們還搞了一個填埋坑,這個填埋坑就是低放射性的物質,手套、口罩這些東西我們用的,像低放射性的物質在那兒掩埋,這個地點在我們現在對外開放了。

  李小萌:好像高放射性物質,加工車間的牆皮都刮下來厚厚的一層。

  王菁珩:對,那都要處理的,刮掉,有些炸藥,炸藥的下水道管子,我們都進行處置的,應該說221廠,221人為基地的移交最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李小萌:我想隨著地下指揮中心的開放,這個新聞的發佈出來,很多在這兒工作過的那些人員也會通過媒體看到,大家會不會重新燃起一種回去看看的那種想法?

  王菁珩:有。原來在廠區工作的人不知道有一個地下指揮中心,並不知道,也只有少數人知道這個事情,當然如果開放,他如果身體好,他還有機會去看一看,四下看一看。

  李小萌:您覺得隨著地下指揮中心的開放,會不會成為當地一個旅遊熱點?

  王菁珩:應該會引起關注,引起人們的關注,有機會瞻仰瞻仰,看一看,過去保密性那麼強的單位,還有一個地下指揮中心,想去看看它的實況,究竟怎麼樣。

  李小萌:成為一個旅遊熱點,可不可以說也算是這個基地給當地的一個回報?

  王菁珩:我覺得作為青海,在我們青海海北州海晏縣,在我們整個基地建設的三十六年當中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首先他們把最好的草原金銀灘草原劃為咱們的禁區,作為核武器研製的第一個基地,當時就遷走了1715名牧工,遷到其他地方去了。

  另外一方面來看,由於這個基地保密和安全的需要,所以省、州、縣對這個縣的經濟的發展、規劃和建設也受到很大的制約,從這個角度上我覺得省、州、縣都為這個基地,為兩彈突破,為國家的十六次核子試驗和核武器化批次的裝備部隊都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所以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

  李小萌:您經歷這麼多,怎麼看待這三十多年?

  王菁珩:我覺得我感到應該說無怨無悔,我覺得不管怎麼樣,也為祖國的事業,核事業發展做了一點自己應做的工作,我感到很安慰,很欣慰。(來源:CCTV《新聞會客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