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玉樹地震總救援 展現中國制度優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3 20:33:11  


 
民生高於一切 胡總外訪提前回國

1、振奮救災民心 樹立大國領袖愛民形象

  玉樹地震的消息傳到大洋彼岸時正是當地時間深夜。剛剛結束核安全峰會、正在巴西訪問的國家主席胡錦濤當即決定要壓縮行程、推遲對委內瑞拉和智利的訪問,提前回國。“在這一困難時刻,我需要盡快趕回國內,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4月15日,胡錦濤這句話,被當地媒體稱為心系玉樹災區的“真情告白”,感動了國際社會,樹立了一個大國領袖愛民仁愛的形象。

  此時,總理溫家寶正在準備飛赴玉樹,因此推遲了原定於4月22日至25日對文萊、印尼和緬甸的正式訪問。而正在土耳其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得知災情後,也提前結束外訪,啟程回國。已有的資料顯示,這是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因國內自然災害提前結束外訪。(北京《國際先驅導報》)

  就在玉樹上演一場“生死大營救”之時,最高領導人的突訪讓當地少數民族人員意識到在生命攸關的關鍵時刻,中央政府沒有忘記他們,這在很大程度上振奮了民心。法國《世界報》說,中國領導人“坐在藏族村民中間傾聽他們陳訴不幸的方式是中國政府面對玉樹地震考驗時所擁有的最大優勢”。(香港《大公報》)

  媒體注意到,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七赴災區的中國溫家寶再次顯示“人民總理”的品質,他親赴海拔4400多米的玉樹災區探訪受災民眾,動情表示:“當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決不放棄。”在第一時間表明政府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鮮明態度。胡錦濤在經過近25個小時的跨洋飛行,從遙遠的南半球回到北京後,即刻主持召開中央高層會議細致部署抗震救災,翌日一早飛赴玉樹災區。災難中的“胡溫足跡”不僅展現大陸公僕正面形象,也成為永存中國人心中的溫暖記憶。(日本《日本新華僑報》)


2、民眾利益最重 折射中國高層執政思路

  毫無疑問,在經濟挑戰、維穩壓力、國際關係複雜多變等情勢下,胡溫出訪對中國維護戰略機遇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去年,胡溫先後出訪十八國,穿梭於十四場重要的國際會議,為爭取中國應有的利益四處奔波。而今次出訪的拉美與東南亞幾國中,有胡錦濤擬定首次進行國事訪問的委內瑞拉,有南美洲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智利,更有與中國接壤的緬甸、印尼等國,其重要性自不待多言。胡錦濤的“提前回國”和溫家寶的“推遲出訪”,充分體現了政府重民本民生的大義和對受災民眾的感同身受。(香港《文匯報》)

  從汶川到玉樹,從“胡溫足跡”到“中國式救災”,清晰折射著胡溫團隊的施政思路。在經濟挑戰、維穩壓力、國際關係複雜多變等情勢下,統籌兼顧國內國際事務,立足國內,民眾利益高於一切,突出注重民生,堅守生命至上。這是既具有中國特色的執政理念,也符合普世人權價值。危難見證真情,災情見識真諦,一個民本、責任政府的親切形象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日本《日本新華僑報》)


3、應急能力卓越 西方感嘆中國制度優勢

  中國青海玉樹地震近日成為國際的關注點。關於胡錦濤“提前回國”,關於救災中“胡溫足跡”,關於“中國式救災”,媒體報道和解讀頗多。中國大陸在這場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來的國家制度優勢、國家能力、道德力量和民族精神,得到輿論普遍讚賞。(日本《日本新華僑報》)

  從汶川地震以來,中國面對自然災害所顯示出的迅速而強大的應急能力一直令西方輿論欽佩不已。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西藏問題專家胡仕勝說,在玉樹地震中,我們能看出中國政府的職能在轉變,越來越突出服務性。胡錦濤主席臨時中斷出訪回國,也表現出國家力量面對鮮活生命的尊重,是以人為本的最好體現。而整個救災過程再次體現了中國社會的強大向心力,以及中國政治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中央政府和每一級地方政府都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北京《環球時報》)

  和汶川地震時一樣,玉樹強震,舉國馳援。我們欣慰地看到,整個過程中,沒有了部門之間的推諉,沒有了省市地域間的利益壁壘,搶救受災人民群眾,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目標。體育領域屢被詬病的舉國體制,在這個特定的時刻,發揮著它特有的威力,政府展現了驚人的高效率。(北京《京華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