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遭遇世紀大旱 民眾飲水告急
◆西南五省集體缺水 水資源大省無水可用◆
中國降雨量最為豐富的西南地區,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旱,不僅大片農作物絕收,甚至人蓄飲水都面臨威脅。據雲南省氣象局發布通報稱,因秋、冬、春三季連旱,雲南全省綜合氣象乾旱重現期已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東、滇西東部的大部地區為100年以上一遇。另據雲南省氣象局資料顯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雲南省的平均最少降水量、平均最高氣溫記錄以及同期降雨日數,都打破了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極值。這也正是目前高度“幹渴”西南五省所共同面對的窘境。(海南《新世紀》周刊)
此前,在這個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人們對於雨季與旱季的概念不多。小學教科書上都曾說,江河縱橫的西南地區是中國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國內水資源的70%分布在這裡。而如今,中國水資源的70%都面臨著枯竭的危險,令人不禁詰問,對於這個地區我們究竟做了什麼?這也是此次西南大旱之所以引人關注的所在。(北京中國網)
雖然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多條大江大河都流經雲南,但鮮為人知的是,由於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複雜的地形地貌以及脆弱的水生態環境,使得這個水資源總量排在全國第三位的省份,卻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挑戰。從空間分布來看,雲南的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等經濟發展要素極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積6%的壩區,集中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水資源量只有全省的5%。從時間分布來看,雲南幹濕季節分明的氣候特征使得降水量在時間分布上極為不均,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總量的85%,旱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僅占全年總量的15%。因而,雲南山清水秀的地貌下,隱藏的是當地長期缺乏農業用水的現實。(北京《財經》雜誌)
◆災情長達半年 官方關注姗姗來遲◆
西南數省,此番受乾旱威脅最大的,便是山區農村,旱情預料將持續到五月雨季來臨。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最困難的時刻尚未到來,隨著各地小水庫的逐漸枯竭,雨季前的最後時刻將更加難熬。(廣東《21世紀經濟報道》)
其實,西南大旱,來得很早,卻在今年3月才廣為人知。據官方數據,雲南無有效降水始於2009年9月,貴州更是始於2009年7月。早在2009年12月,雲南的一些農村就相繼出現了因乾旱缺水現象。不過,公開信息顯示,這一時期的“缺水”現象並未引起官方與輿論的重視。雲南石林縣鋪兵村委會的1100多名村民在無助中喝起了細菌超標的河水,而雲南阿旺鎮等重旱地區的村民們開始了異地尋水之旅。
翻閱雲南當地的報紙,乾旱缺水的報道在2010年春節前鮮有報道。以昆明為例,春節前,只有少數媒體曾做過幾篇零散的報道,其餘媒體的報道始於春節後。春節後,雲南果真未現有效降水,這時,各類新聞才集中見於報端:泉水斷流、水庫幹涸,上千萬的尋水村民,“小陽春”作物絕收,“大陽春”作物無法播種,到3月中旬,一場抗旱救災的大會戰開始。(上海《東方早報》)
中國有著報喜不報憂的信息傳播規律,尤其是在面臨喜事之時。去年10月份,國家舉行盛大慶典,這個事情可以延緩一下,年底又是雙節,節日氣氛要維持到位。過完年又是兩會,這個話題才漸漸被公眾知道。大約是兩會的頭幾天,CCTV採訪了雲南團代表,我們才知道,有些地方的縣委書記大年三十還在基層給群眾送水。大規模對於旱災的報道,則始於3月16日。倘若未雨綢繆,受災人口不至如此之眾,受災面積也不至如此之廣。
其實,旱災與洪災不同,後者來得迅疾,走得也快,對生產生活的衝擊是瞬間性的,比較容易被重視,採取的措施也較多。雲南水利廳幾年前就曾總結過,部分地區對於洪災的重視程度要高於旱災,這樣容易延誤賑災時機。旱災的破壞則是侵蝕性的、緩慢的,其後果也是延遲出現的,人們容易坐等天降甘霖、臨渴掘井。(中國江蘇網)
◆亡羊補牢未果 旱災好了傷疤忘了痛?◆
乾旱對雲南的社會經濟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並非只有今年。2005年雲南曾遭遇了此前5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初夏乾旱,因旱造成農業經濟損失超過42億元、工業經濟損失近80億元。在那之後,所有地方的防災抗旱部門都應聲出台了“抗旱救災”等等這樣那樣的預案、成立了這樣那樣的抗旱機構。現在,西南地區又面臨持續乾旱了,不知這些“預案”能否達到設計效果?不知這些抗旱機構是否發揮了應有作用?電視上說,雲南、貴州等地都在組織災區村民外出務工“彌補旱災損失”。請問,如果每次旱災到來都是“災到人退”,該不該對“預案”的無力和抗旱機構的無為進行問責?(北京《財經》雜誌)
中國古話“亡羊補牢”、“痛定思痛”。2006年“百年不遇”旱災之後,就有權威部門得出兩條教訓:一是水利設施有欠帳,無法保證缺水地區人畜用水和生產用水;二是不少地方結構性缺水,由於水資源被污染,“有水不能用”。今年西南地區旱災,上面提到兩條教訓中的現象繼續仍在。(重慶華龍網)
我們長期以來投工投勞建設農業水利設施,不就是為了在或旱或澇的年份,還能夠保住一份口糧嗎?結果怎樣,抗旱的戰爭一打響,我們不但看不到被寄於厚望的各種農業水利設施衝鋒在前,卻仍然要面對群眾肩挑背扛這種最為原始的抗旱方式。(四川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