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完善黨內民主 中共爲權力有序交接鋪平道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3 12:07:52  



二、新一代領導初露端倪 文科背景蔚然成風

1、文科化、地方歷練、新生代 新領導人各顯特質
  在十七大閉幕後中共九名常委一起亮相,胡錦濤在向世界介紹兩名新常委時,一改其絕大多數時候肅穆莊嚴的風格,微笑著說:“習近平、李克强是兩位比較年輕的同志,他們分別爲54歲和52歲。”中共十七届一中全會選舉産生了25名中央政治局委員,其中包括十名新任政治局委員:習近平、李克强、王剛、王岐山、劉延東、李源潮、汪洋、張高麗、徐才厚、薄熙來。(美國《時代周刊》)

  觀察人士指出,不同于中共領導人近些年“理工科”多的傳統,這次新進政治局的十位委員中有七名“文科生”,其中包括四名博士、一名碩士。比如:習近平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李克强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王剛是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王岐山是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大學普通班,高級經濟師。劉延東是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李源潮雖是從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但却有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也是法學博士。薄熙來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國際新聞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文科碩士。(北京中新網)

  分析人士稱,新任中共領導機構“文科化”,代表了中國未來領導人的專業背景趨勢。另一方面,此次當選的十名政治局委員中,六名爲“地方大員”,有豐富的在地方工作經驗。比如:習近平曾在福建、浙江擔任黨政要職,幷于今年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克强曾在河南擔任黨政要職,現爲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岐山曾在廣東和海南擔任黨政要職,現爲北京市長;李源潮過去七年一直在江蘇工作,現任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汪洋曾長期在安徽工作,目前擔任重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高麗長期在廣東工作,曾主政山東,現任天津市委書記。此外,現任商務部長薄熙來也曾長期在遼寧工作,曾任大連市長、市委書記和遼寧省長。(美國《華爾街日報》)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局委員中,首次出現了新中國後出生的人士。其中,習近平1953年6月生;李克强1955年7月生;李源潮1950年11月生;汪洋,1955年3月生。兩位新任書記處書記令計劃、王滬寧分別爲1956年和1955年生人。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指出,“新生代”的年輕官員進入中共高層對中國來說是個好消息。(香港中評網)

2、職業政治家已開始治國 中共提升理政水平
  中國政法大學傳媒與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中外政治制度博士生導師宋建武認爲,“新産生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其中一些微妙的變化,其實反映了中國開始步入職業政治家治國時代。”(香港《大公報》)

  宋建武認爲,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這些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是“戰而優則仕”,在大規模革命建設年代,“工程師治國”又成爲中國歷史發展的一種選擇。這又回到傳統的“學而優則仕”,“在一定階段,具有技術背景、受過良好技術訓練的專家治國,開創了工程師治國時代。不過客觀來說,技術方面的專業訓練還難以完全適應日益複雜社會的治理。”于是,幾乎清一色理工背景的國家領導者隊伍,以集體學習爲形式,聘請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講課。(北京新華網)

  宋建武判斷,例如習近平、李克强這樣的人才,其實就屬于職業政治家集團。翻看習李二人簡歷:習近平是法學博士,李克强爲經濟學博士。而中國未來的職業政治家集團預料將主要由法律、經濟、管理專業背景的人士構成。這與國際潮流一致,宋建武認爲,現代國家治理必須依靠專業治國人才,也就是職業政治家,這將提升治國理政的效率和水平,社會將平穩發展,不至隨領導人的更替而改變。(香港中評網)

3、新領導幷非“空降太子党” 家世不是决定因素
  顯然,在習李之間,作爲中共元老、改革派大將習仲勛的兒子,解放軍少將彭麗媛丈夫的習近平,在推展這些工作方面,會比平民出身的李克强順手得多。不過,老子和妻子的關係,幷不是决定性因素。關鍵在于,他是個一步一脚印地從基層做起,銳意改革,具有前瞻性思維,敢于公開批評黨風不正、政風不正的“魄力型”官員,幷非一般“空降太子党”可比。(韓國《東亞日報》)

  應該說,習近平的個人素質、政治閱歷、工作績效,加上身世背景,使他在誰能更有魄力、更有效地推行十七大提出的政治任務的“党的接班人”人選上,居于更有利的地位——而不全然是因爲他是所謂的“太子党”或什麽政治勢力推出的“代理人”。(新加坡《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