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家泉:統一在台灣沒有市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1 00:56:32  


 
  至於“不武”,目前美國當然是歡迎的,但是從長遠看,台灣畢竟是美國的包袱,美國不可能會為保護“台獨”而付出重大代價。當年的陳水扁在台灣利用執政搞“急獨”時,就與美國的關係搞得十分緊張。如今的蔡英文,我看走的也是陳水扁道路,當年陳水扁羽毛未豐時,就像今天的蔡英文一樣,搞的是柔性“台獨”,我稱之為“笑臉台獨”,而當陳水扁一旦羽毛豐滿、手握大權時就搞起“急獨”了。現陳水扁執政時的人馬已幾乎全被蔡氏收編了,誰能保證蔡英文今天的柔性或“笑臉台獨”,不再走陳水扁的老路?歷史是一面鏡子,相信美國會認真考慮的。

  總之,我對馬英九此君,既肯定又否定。之所以肯定:第一,馬是反對“台獨”、承認“九二共識”的,這是民進黨人做不到的;第二,馬主政台灣以來,在兩岸關係上做了很多好事,特別是實現了“大三通”,簽署了“兩岸經濟發展框架協議”,這些都是帶里程碑性的突破;第三、馬為人正派、清廉,不搞歪門邪道。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之所以又否定:第一,馬在統一立場上不堅定。其所提“終極統一”,本來是正確的,民進黨一反對,就不敢堅持了;第二、缺乏歷史使命感。馬曾不止一次地公開宣稱,他在自己任內“不談統一”;第三、不能團結人,特別是對黨內、藍營內部持不同意見的人。兩者相比,優點畢竟是主要的,我作為一名愛國主義學者,對他理所當然是“補台”而不是“拆台”;“批馬”是為“保馬”而不是“倒馬”。

  最後,這裡還應該回到我在前面提出的主題,即統一在台灣有沒有市場的問題。我承認,最近十年來,台灣主張統一的人數確在下降,而主張獨立和維持現狀的人卻在增加。台灣許多媒體或單位所作“民調”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我認為,這一切都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可變的,一旦客觀條件成熟了,政策和工作也能到位,人們的政治傾向性可以在一夜之間發生巨大變化。島內選情如此,兩岸統一也是如此。我堅信,未來的一切一定會向有利於兩岸和平統一的方向變化;中國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