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家泉:胡馬會應在美主導下進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9 00:18:35  


 
  這個方案究竟可不可行呢?鳳凰衛視的民調,只能說明一般民眾的心理狀態,即希望兩岸能通過領導人會面,進一步實現和解。但應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見面,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在這次鳳凰電視連線會議上,出席參加者發言熱烈。包道格是提案人,當然是贊成的。台灣藍營的邱進益先生和綠營的洪奇昌先生開始似有點分歧,但後來基本上也都是贊成的,只是認為馬英九不應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而是應以台灣領導人身份出席這個會議。他們說,不讓台灣參加,那會是使台灣“邊緣化”;讓參加而又不能以領袖身份參加,那是蓄意“矮化”。在這個電視連線討論會上,我是孤立的,是3:1。由於時間太緊,我雖兩次發言,時有中斷,言猶未盡,特根據原發言提綱補充如下:

  第一次發言,我針對包道格先生的建言,提出三個問題:一是建言的背景是什麼?純屬包先生的個人想法還是有美國官方的某種意圖?我對此是懷疑的;二是建言的目的是什麼?是想真正促進兩岸進一步和解,還是想為台灣當局尋求突破“國際空間”的新路子?我對此同樣是懷疑的;三是建言的可能後果是什麼?一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這固然是中國大陸所渴望,但是美國不會同意,台灣方面現時也不會接受;二是實現台灣“和平獨立”,大陸會堅決反對,雖然台灣島內少數人贊成但大部分人不會贊成,美國也會擔心被“拖下水”;三是實現“和平獨台”,即使“兩個中國”不知不覺地走向常態化和合法化,這是美國和台灣當局都非常希望的,也是他們所追求的最理想的“後果”。然而中國大陸不可能同意,會是堅決反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