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家泉:馬英九如何擺脫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8 10:09:44  


李家泉:海峽兩岸,國共兩黨,以及一切認同中國的政黨和朋友們,都應該排除一黨一己之私,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攜手奮鬥。
  中評社台北2月18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家泉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馬英九上台主政後民調一再下滑,馬英九陷入“困境”的主要表現,概括起來就是16個字:“救災不力,選舉失利,民意下滑,內外交困”。這個困局是怎麼形成的呢?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方向不明。這是馬英九的最大問題。台灣很多人都批判馬英九“中心思想不明確”,這實際上就是指他的方向不明。所謂“不統不獨不武”,如果視為馬的策略思想運用,我們尚可原諒,而如作為戰略目標,那就是糊塗加糊塗。方向不明,也就是旗幟不鮮明,無法號召和動員廣大群眾一起奮鬥。 

  (二)腰桿不硬。一遇在野黨反對,就亂了方寸,不知所措。例如,馬英九曾經提出“終極統一”,這有什麼錯?一看民進黨有人反對,馬上就否認,甚至拋出“台獨也是選項”,這樣既嚇走了真正支持自己的人,也不會使民進黨因此就擁護你。類此的事例,可說是屢見不鮮。 

  (三)凝聚力差。這是指馬不能團結人。單靠孤家寡人,孤軍奮鬥,獨善其身,這是不能成大事的。要團結人,又必須有原則,有堅持,不能一團和氣,隨波逐流。對於沒有放棄“台獨”的,應該通過必要的鬥爭去團結和爭取他們,而不是無原則的“乞求”和“討好”,這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對於自己陣營的人,應該放下身段,誠心誠意地向他們請教,爭取和團結大家。 

  (四)溝通不良。比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ECFA),有2/3的人不瞭解真相。又如,美牛銷台問題,只是少數人在操作,大多數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因而兩者都釀成眾怒。再如,馬英九推行的改革,許多人是歡迎的,但由於溝通不良,人們不理解,反對者則推波助瀾,火上加油,終於造成很大的阻力和反彈。 

  (五)包袱太重。一是“外省人”的包袱,二是“選舉連任”的包袱,三是“中華民國”法統的包袱。這三大包袱可能是馬腰桿硬不起來的最重要原因。 

  以上是馬英九之所以深陷困境的主觀原因,當然也有客觀上的原因,但是我們不宜過分強調這個方面,只要我們主動努力去做好工作,防患於未然,許多缺陷和問題仍然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大大減輕危害的程度。 

  三個方向 解決困境 

  馬的困境和原因大體清楚了,問題是如何解決呢?我只想簡要指出以下三點: 

  一是美、台關係問題。我們希望馬能處理好這個關係。但心裡必須清楚,美國確有利用台灣牽制中國發展的一面,還看不出它是真心希望兩岸和解;民進黨下台以後,美國的重點已從“防獨”轉向“防統”,它害怕兩岸統一之後,中國更強大了,影響美國在亞洲的霸權利益。 

  二是國、民兩黨關係。我們也希望馬能理順這兩黨關係。我個人相信,民進黨內的大多數人一定會向更理性和好的方面發展,有些人也可能已處在“量”變過程中。但不能不警惕民進黨中的“主獨”派,即“深綠”或“基本教義派”分裂中國的用心,對他們不能放鬆警惕,更不可放棄鬥爭。 

  三是國、共兩黨關係。現兩黨正逐漸走向和解。既然這兩個黨都是愛國主義政黨,相信一定能從歷史的恩怨中,在“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的共同目標中,進一步增強互信和合作。民進黨中“主獨”派所強調的“愛台”,本質上就是反對“愛國”,而愛國本身是包括“愛台”的。不能不防他們中一些人的挑撥性宣傳。 

  總之,海峽兩岸,國共兩黨,以及一切認同中國的政黨和朋友們,都應該排除一黨一己之私,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攜手奮鬥。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