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智庫:《中國評論》第259期精彩觀點
http://www.CRNTT.com   2019-07-01 00:21:40


《中國評論》第259期目錄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記者 海涵)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259期《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7 月號已出刊,本期《中國評論》刊發了關於兩岸關係等議題的獨到分析。內容精彩,值得一讀。

  在本期“總編思語”——《研究“兩制”台灣方案的關鍵在於創新》一文中,《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專家委員周建閩指出,“兩制”台灣方案的達成需要大膽的理念創新和政治創新。“通往未來的線索,常常就隱藏在歷史和現實之中”。“兩制”台灣方案的偉大事業,就起源和建構於當下。從來偉大的事業,都伴隨著艱巨的歷程,我們要以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信念和態度來持續不懈地推進這項系統性政治創新工程。既要以我為主,積極主動引導推進,也要高度尊重對方,以平等互利的方式共同協商,構建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國家統一模式。這才是中華民族之福,希望兩岸各界有識之士都積極參與到這樣一項偉大的事業中去!

  本期“智囊闊論”欄目刊登了《兩岸認同過程——陳孔立、艾明江師生對話錄》和《試析民族復興進程中實現國家統一的意涵、路徑與前景》兩篇文章。

  中共廈門市委黨校統戰理論教研部博士,副教授艾明江整理的《兩岸認同過程——陳孔立、艾明江師生對話錄》一文表示,兩岸認同是雙向的,是互相認同,是從兩岸互相視對方為“他群”到互相視對方為“我群”的變化過程。要不斷擴大兩岸群體相互認同的範圍,彼此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達成兩岸認同。“差異——衝突——融合——認同”是建構兩岸認同的必經路徑。兩岸認同過程是由“他群”走向“我群”的過程,也是從敵人走向對手、朋友和家人的過程,這其中充滿了從差異到共識,從衝突到融合的矛盾發展思維。兩岸共同價值是兩岸共創、共有、共享的新的文化的體現,建構兩岸共同價值的目標在於達成兩岸的文化認同和群體認同。從這裡看,兩岸共同價值就是達成兩岸認同的中間媒介。

  在《試析民族復興進程中實現國家統一的意涵、路徑與前景》一文中,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英津指出,學界將國家統一目標的實現鎖定在第二個100 年(即2049 年)之前,不是基於大陸官方的直接論述,而是依據官方的相關論述推理出來的。“民族復興”是“國家統一”和“兩個一百年”連結的中介。雖然目前兩岸沒有一個具體的統一時間表,但上述大戰略已在事實上框定了一個“不是時間表的時間表”,即在2049 年必須完成國家統一。融合發展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陸對兩岸和平統一道路的新探索。融合發展固然可以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和奠定基礎,但未必能保證兩岸必然走向和平統一。若想真正實現和平統一,恐怕還要有其他配套設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