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疫情衝擊下的民營經濟:困境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20-06-09 14:27:26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和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廣大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受到很大衝擊。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民營企業家應當有清醒的認識,積極應對,特別是在創新上下功夫。與此同時,社會層面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更多的陽光雨露,讓民營企業茁壯成長。

  辯證看疫情對民營經濟的衝擊

  首先,疫情的衝擊使總需求迅速下降,需求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民營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服務業。服務業中與“動”相關的行業,如:餐飲、娛樂、商場、百貨、旅遊、運輸、教育等受衝擊比較大。與“靜”相關的產業則發展很快,迎合“靜”的需求的生鮮超市、水果店、食材、快餐、線上線下的融合、線上交易、線上教育獲得快速發展。基本生活領域發展迅速,奢侈品市場相對萎縮。一句話,在這個過程中有被淘汰的,有剛剛誕生的。這是一個新模式誕生,新舊動能轉換,優勝劣汰的自然而然的過程。

  民營企業主要從事的另一部分是製造業。隨著全球化的深化,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全球供應鏈不斷擴展,深度交織,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產生“蝴蝶效應”,即系統性風險。民營企業大都處於一個特殊的環節,有的還是產業鏈的低端,隨著疫情在世界各國蔓延,有的環節停工停產,導致很多處於產業鏈之上的民營企業要麼生產不出來,要麼生產了賣不出去,資金回籠成了大問題。這還不僅是供應鏈出了問題的問題,還在於大多數民營企業規模小,抗擠壓能力差。

  其次,在快速發展的經濟中誕生的民營企業潛移默化形成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是與順利、快速相適應的。這種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與疫情帶來的需要應對的衝擊很不協調。

  在我國發展之初產業空間很大,生產什麼都賺錢,生產多少都能賣出去,只要鋪攤子上項目就可以。在此基礎上的快速發展又創造了很多適合民營企業發展的狹縫和機會。新的機會又反過來促進了快速發展。追求速度和規模是這個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長身高”是這個歷史階段的主要任務,高速度似乎是一種自然現象,人們並且認為只要上項目就可以發展,缺少危機意識,更未未雨綢繆。伴隨著高速發展的歷史階段,民營經濟亦快速發展。這種發展模式累積的結果就是低端產能嚴重過剩,高端需求大量外溢,導致我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結構問題,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當此時,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迎面而來,如何應對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它起碼需要靈活、需要創新、需要韌性、需要應變能力。秉承快速發展理念的民營企業由於在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方面先天不足,措手不及,受到了巨大衝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