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浙江代表委員和專家群眾共謀鄉村文化振興
http://www.CRNTT.com   2018-03-13 11:14:26


 
  在鄉村,文化是點點滴滴的傳承,是游子心裡的鄉愁,是代代相傳的鄉村記憶

  代表們到達北京的第二天,恰是元宵節,不少基層代表收到了村裡發來的熱鬧照片:動聽的村歌、精彩的戲劇、熱鬧的打年糕活動……城市飛速發展,對身處都市的現代人而言,鄉村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那抹揮之不去的鄉愁。

  對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副院長、浙江越劇團副團長王濱梅而言,鄉愁早已融進了她的藝術血液裡。由她擔任主演的越劇《我的娘姨我的娘》,根據“最美浙江人”、玉環縣海山鄉衛生院院長吳棣梅扎根海島40餘年為群眾服務的真實事跡改編。

  “我和吳棣梅是老鄉,都來自玉環。舞台上,我需要通過藝術的表達展現她對島上村民傾注的愛和心血,舞台下,我又何嘗不是和她一樣,時刻牽掛著家鄉父老和家鄉發展。”王濱梅代表說,“每當看到崎嶇的山路上,清一色的老人步履蹣跚趕來聽戲,我都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展現我們海島人的形象,創作出更多富有鄉土氣息、謳歌農村時代變遷的優秀文藝作品。”

  未來,城與鄉會是什麼模樣?“城市與鄉村相得益彰,各美其美,才能美美與共。”陳崎嶸委員這樣回答。他建議,要重新認識鄉村的文化價值。鄉鎮要根據自身的山水肌理、文化底蘊和產業基礎,因地因村因文制宜,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打造“升級版”而非“複制版”。“風貌要抓住鄉村的形,文化要留住鄉村的根。”

  無獨有偶,許江委員也提出了“一村一藝”或“一村一技”的錯位發展概念。“今後鄉村的發展要挖掘具有某個特定地域、本土歷史的精神世界。”許江委員娓娓道來,“我們可以從每個地域鄉土文化中,挖掘傳承這類具有本土藝術審美的鄉土文化,將他們發揚光大,成為鄉愁的一部分。”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而言,鄉村是更有作為的一片天地。“如今我們讓學生下鄉,不是為了畫幾張寫生,而是要讓他們了解鄉村的歷史、結構等,感受鄉土文化的滋養,品味到天人合一的審美,從而內化為學生對生活的品味。”許江委員說,他期待年輕人在傳承的基礎上,豐富鄉土文化內涵,激發鄉村發展活力,“這也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願望。只有激活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才能讓鄉村煥發生機和活力。”

  來源:浙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