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太陽花運動的特點與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5 12:05:22


 
  張亞中:小結

  這場運動是台灣認同困境下的產物

  剛剛第一輪大家談得非常精彩,對於這次社會運動的本質都有所討論。第一、正如泰順的定性,這次運動不是一般的學運,已經沒有學生運動的理想性,它參雜了非常多重的因素,變成了一個混雜多重目的在內的政治運動。

  第二,參與這次運動的年青人可分為兩種。帶頭的是一群有分離主義政治訴求或其它政治目的的年輕人,其他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很善良的,他們之所以被動員出來,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對未來前途的茫然;二是青年人在網路的傳播之下,需要一些認同,同學一召喚大家就跑出來了。因此,形成了一種看起來好像以學生為主的運動。

  第三,執政黨面對這場運動的時候,並沒有認識到它其實不是一個單純的學運,而是一個由各種社會力量混集的政治運動,但馬英九還是把它當作學生運動來回應,因此沒有對非法占領立法院採取強制性的作為,而放任問題愈來愈變焦。在西方,對於非法的占領,除非占領者手上有人質,否則政府不可能跟他們對話,而馬英九政府卻一再與違法者對話或接受其條件,這已經違反了應有的法治原則。在整個過程中,行政單位的因應不當反而助長了學生的氣勢。當然其中還有王金平跟馬英九之間的不和的因素在內。

  學生的訴求一變再變,從反黑箱到反服貿,到後來對中國大陸的不信任,甚而反中仇中的文字都出現了,這是我們下階段要討論的問題。

  我跟深靖一樣,隔幾天就會到現場看看,看到有些像“支那”這種鄙中的語言都出現了,也看到指責馬英九為“納粹”,台大學生公開焚燒江宜樺老師的書,這種以“排它主義”為內涵的“我群主義”的意涵,形成了“台灣只能是這些台灣人的台灣”,而視不同意見者及中國大陸為“非我族類”。這種以“恐中”、“反中”、“鄙中”為展現的“我群主義”,是台灣近二十年去中國化教育與政策下的結果。在這樣的心裡認知下,“反服貿”只是一個可以操作的議題罷了。這次運動反映出台灣認同的困境,特別是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可以看到這個危機。如果這種狹隘、偏執的認知不能改變,兩岸間的所有議題都可以拿來炒作。

  下一輪請大家討論:這場運動對國民黨、民進黨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對未來台灣的政治發展有什麼影響?特別是對兩岸關係有什麼影響?現在請忠山開始。

  林忠山:綠軍守住了基本盤
    也強化了藍軍的危機意識

  我剛剛講,其實民進黨如果為了年底的七合一選舉或2016年的大選,根本不需要在這個時候急著發動這場運動。因此,我覺得,基本上這是台獨勢力非常擔心當前台灣社會跟大陸走得太近,而且感覺跟大陸依賴越深以後,就一去不回頭了,所以急著要做切割的處理。但這樣反而也使得藍軍比較團結,因為不得不團結。

  藍營的支持者都懷疑,學生是王金平點頭放進去的,不管有沒有明確的證據,人家總有這樣的疑問,不然怎麼進得去?連美國的AIT理事都懷疑怎麼進得去?不管是正面認同,還是隱性的懷疑,基本上都是在質疑王。王現在看起來是贏家,但他最後卻會是一個輸家,而且王金平出走國民黨投入綠營,應為期不遠。

  同時,這場運動下來,綠軍的基本盤也算固守住了,但我認為這是台獨勢力所做的一個動作。根據不久前蓋洛普民調公司所作的調查,台獨勢力有16%的基本盤,如果以這個基本盤來看,此次運動只動員出來十幾萬人,並不算一個很成功或傾巢而出的運動。

  這樣一個動作出來以後,社會提出了對馬英九的不滿,對綠軍的基本盤有固化效果,但也強化了藍軍的危機意識,創造了藍軍的團結。但整個運動對台灣社會的割裂、國家利益及形象的耗損,均是一個失敗的運動。330這批學生領袖和幕後的操盤手,本來想用短暫的運動告訴人家,他們是理性的,因為這麼快就走了,沒有留下半張紙屑,說走就走,想優質化、合理化這次運動。但在沒有足夠正當性的情況下攻占國會和行政院,台灣的形象、利益、民主成果都受損了,台灣的財經吸納力也流失了。

  假如要算算到底台灣損失了多少錢:立法院損壞的直接損失估計是3億元新台幣;此外還有每天訂單流失的損失,要有穩定的社會,外國買家才敢下單;我們還要估計,因為這樣便宜了韓國多少,這划得來嗎?

  兩岸經濟關係不受影響
  大陸可把讓利視為回饋

  至於對台灣政局的影響,我認為不大。318事件希望衝擊兩岸關係,這是有的,我認為他們是為了切割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但是這樣就切開了嗎?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已經是既存事實,2013年1160億美金的順差,是現在台灣的活水;即使有人認為是陷阱,台灣也要能夠尋求脫困的方法,現在沒有一個脫困的方法,就想先斷活水,這不是在逼死台灣經濟嗎?脫困的方法,基本上是要有外資進來台灣,並與台灣合作,再到大陸共同攜手,一起賺世界的錢才有空間。

  所以,兩岸之間的關係還會繼續升級。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無論是國民黨執政,還是民進黨執政,以及2008年以後國民黨再度執政,兩岸經貿關係的比重都是往上走的,兩岸只會越走越近,兩岸的密度越來越高。因此我認為,雖然此次運動對兩岸關係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比較不利的是台灣,因為如果沒有服貿,台灣的利基點就差了,服貿協議延遲通過,不利的只有台灣。

  經過這次運動,我倒有一個想法,難道一定要簽服貿協議才能夠增進兩岸的關係嗎?大陸一定要用讓利的方式來呈現對台灣的好嗎?台灣也一定要大陸讓利嗎?我們能否換一個角度看?今天的大陸,是我們的親家、兄弟,大陸能夠這麼快速的發展,難道台商沒有貢獻嗎?台商用了多少錢、多少的人力,去大陸開工廠?好幾萬個的工廠開了以後,照顧了多少勞工的福利?造就了多少管理人才?因此,能不能不用“讓利”,改為大陸對台灣的“回饋”?服貿簽不簽都無所謂,用回饋的心態就好,因為同是中國人;兩岸的互動,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轉的,大陸當成對台灣的回饋就好了,兄弟有難,你比較弱,我比較強,互相幫助,可以用回饋的心態,而不是用讓利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李慶元:對兩岸關係影響深遠

  1990年3月的野百合學運,主張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要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所以它對台灣的政治改革影響深遠。而這一次的太陽花學運,我認為對未來兩岸關係的運作和互動,影響深遠。服貿協議的簽訂為什麼會引起一些焦慮?現在台灣賺大陸的錢,就是貿易順差,以2013年為例,台灣的貿易順差是1600億美金;台灣如果沒有大陸這個貿易伙伴,對外貿易是逆差,這是一個現實。

  再加上服貿協議,甚至貨貿協議,如果沒有跟大陸簽署跟通過,牽涉到台灣跟部分國家簽類似的自由貿易協議。換言之,如果沒有跟中國大陸牽扯在一塊,台灣可以跟各個國家很順利的去簽FTA跟自由貿易協議,大家的疑慮反而不會這麼的高。問題就在於,中國大陸把這個事情掛在一塊,所以大家會有很多的疑慮,最主要是擔心所謂的經濟控制,這是台灣人的焦慮。但矛盾的是,大家都了解,服貿協議如果不簽、不去推動,那麼台灣是早死,但簽了以後又被玩死。所以,未來兩岸的互動,怎麼樣讓台灣的老百姓放心,是很重要的。短期來看,這樣的放心恐怕還很難達到。不過對於未來的兩岸關係,所謂的黑箱作業會日增難度,適度的公開透明勢成必然;只有符合公民意識或主流民意,恐怕才有辦法發展下去。另外,兩岸運作的過程與模式,未來會更趨透明化和法制化。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事件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有很大的影響。

  台灣社會藍綠結構在崩解之中

  對於台灣社會運動的發展趨勢來看,我覺得2006年紅衫軍的百萬紅潮是一個分水嶺。為什麼是分水嶺呢?因為它的主導者,是以褪去政黨色彩或政黨色彩比較少的人為核心,以反貪腐為主要訴求,參與的群眾是跨越黨派的。所以此後的社運與學運,基本上是用這個模式在運作,作基調。所以經過多年的衝擊以後,從2006年到現在,台灣社會的藍綠結構在迅速的崩解之中,藍的、綠的、紫的、黃的、白的、黑的力量,是混搭交融;所以非藍即綠的時代已經逐漸消褪。所以,傳統的藍綠政治人物,目前還有很多老一輩的,尚難適應:能適應的就能存活,不能適應的就會被淘汰,這是未來台灣的從政者要引以為鑒的。比如像這一次太陽花運動,蘇貞昌剛開始時就適應比較不好,才會上去喊凍蒜,蔡英文算適應度比較高的,比較低調的去作一些接觸跟訴求,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所以未來的政治領導人,一定要調整傳統的藍綠壁疊分明的觀念,而且逐漸揚棄意識形態,而且必須要有更開明的作風,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雖然台灣社會運動,以我的觀察,仍難以完全脫離個別黨派或政治人物給予直接間接的運作與影響,還是很難脫離,像這一次也一樣,但是,不一樣的是,參與者本身提出的訴求,不管有理沒理,都頗具獨立自主的精神,不是直接間接給資源的政黨就可以直接去操控它,這是很大的特色。運動的訴求或運作的方法,必須以多數公民的認同來當作動力。如果逐漸脫離多數公民的認同,最後注定會轉弱,甚至是轉敗。我覺得太陽花學運,一直到經過黑潮的運作以後,尤其經過攻占立法院和經過黑潮以後,當馬總統給予比較正面的回應以後,還繼續霸占,我發現到他們的訴求已經逐漸在轉弱,甚至於趨於轉敗的命運;它拳頭打出去,但沒有找到收拳的時機。所以我認為太陽花運動跟野百合運動最後的命運是不一樣的。太陽花運動如果繼續堅持下去,我認為會以比較失敗收場,不是光榮收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