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從戰後德國反思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5 14:12:58  


陳鵬仁
孫治本
 
  張亞中:接下來請陳鵬仁教授。陳教授在日本待了20多年時間,長時間研究日本,是專家中的專家,我們請陳教授發言。

  陳鵬仁:德日對待歷史態度不同
    有多方面的原因

  日本與德國,對於歷史看法有很大的不同,這與其地理歷史、文化傳統、宗教觀念等有很大的關係。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因為國際情勢演變,比如二次大戰以後美蘇對立種種。剛才吳教授也提到,因為德國在歐洲,幾個國家都是連在一起,不管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德國與周邊許多國家,包括蘇聯與英國,關聯非常複雜。日本本身是一個島國,與鄰國關係不那麼深。

  我的感覺是,德國人可能因為宗教觀念因素,對過去戰爭責任或戰犯,追蹤非常厲害。根據我看到的資料,德國甚至派人到南美抓回納粹的高級官員審判。日本有一個非常不一樣的觀念是,他們認為人在世時,可能犯下種種錯誤;但是死後就變成神。這個觀念與其他國家非常不同,譬如俄國會鞭屍斯大林,中國也有鞭屍的紀錄,日本人很少這麼做。

  我問日本人,你們在野黨強力批評執政黨,但是對於東條等人士支持日本打不應打的戰爭,把日本帶到侵略的路上,你們為什麼都不批判?他們的回答是“我沒有侵略”,打仗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所以他們不承認侵略。而對於戰爭中許多不應該的事情,他們說人死後就變成神,也不批判。因此,到現在為止,譬如靖國神社、慰安婦等問題,以日本傳統“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即便是很多日本官方文件都證明,慰安婦是由日本政府主導,他們還是不承認。日本一個非常不好的觀念,為了自己國家利益,不願意承擔。

  我舉個例子,二次大戰末期,台灣人當日本海軍志願兵。當時約有1千個台灣人做第一期日本海軍志願軍,裡頭還有李登輝的哥哥。這1千人在高雄受訓之後,1/3留在台灣、1/3留在日本、1/3派到菲律賓。李登輝的哥哥就是被派駐菲律賓,也死在那裡。1944年12月,盟軍已經打到菲律賓雷德島,在菲的日本兵包括台灣人就逃到山上去,從12月底到日本隔年投降,這8個月中間他們沒有領到任何薪水或待遇。

  所以戰後,這批在菲律賓的台灣日本兵認為,他們為日本賣命打仗,應該有薪水,要求日本政府補償,但是到現在日本政府都不發。日本執政者認為,是從國家利益出發;但是就人道立場,日本不肯做,理由是台灣人戰後變成中國人,依其國家的補償法律,賠償對象必須是日本國國民。就是以此歪理拒絕。日本對於過去的所作所為,不肯負責任,用一些話語塘塞沒有任何幫助。

  將來,面對釣魚台或東亞安全和平等問題,日本究竟該怎麼辦?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後,看起來好像很得意、很風光,近期還與非洲30幾個國家談經濟合作援助;但是美蘇冷戰結束以後,影響日本政治生態的是國際情勢。在冷戰時期,美國為了拉日抵制蘇聯與中國,自動開放市場讓日賺錢,並保護日本國家安全。而現在,整個東亞安全問題與整個世界的權力結構有關。

  比如說,現在世界兩大強權中國大陸與美國。當大陸向東海擴大其勢力之後,為其國家安全利益,一定是建立海軍。如此一來,美國認為中國侵犯到它在東亞的利益,尤其是美日軍事同盟關係。未來日本與大陸、日本與蘇聯、大陸與美國等問題,還是要從整個國際情勢發展來看;包括經濟貿易、軍事、嚇阻武器等方面,連帶朝鮮問題一起考慮。我們才能夠釐清如何因應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傾向。

  孫治本:戰後德國的反思與做法

  在二次大戰時期,盟國有一種觀念,認為德國與日本在二戰的戰爭罪行,不光是德日政府領導人的作為,還與兩國的文化與民族性有關係。二戰還未結束時,美國已有此想法,打敗德日之後要教育他們,徹底改變他們的文化與民族性。在1942年末,美國副總統華萊士(Henry Agard Wallace)就在廣播中說,等我們戰勝後,必須透過教育,讓德日建立起民主的觀念。他提到德國時說,德國要學習忘掉所有被教導的事務,不光是希特勒所教導的,還包括過去數百年先驅所教導的。那時的觀念是,德國的問題不光是希特勒,之前的哲學家如黑格爾、尼采或是康德,這些思想都與德國軍國主義興起、希特勒得以上台有關。由於這種強烈的觀點,因此在戰後,美英對德國舊有文化採取全面性的批判。西方國家對於德日,也確實做了很多民主教育的工作。

  以西德來說,被美英法蘇占領之後,實施了“去法西斯化”的工作,一直持續到1951年。因審判被判決的國家社會主義黨成員有5至6萬人,追究從前必須負責任的希特勒成員,範圍很大。1952年,西德成立了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做政治教育的工作,剛開始以民主化教育為主,承擔起很大的責任。不過,我們要理解一件事,德國對戰爭罪行的反思,他的觀念與美英不同。英美認為其罪行與德國的歷史文化有密切關係,但是德國人並不同意這樣的看法;所以德國在反思上,基本上責任都推給希特勒與其黨羽,反思的力道非常強。對於德國在戰爭中所犯的罪行,很多德國人特別是保守派,他們的觀念是,在戰爭中違反戰爭規則的,主要是黨衛軍,也就是納粹黨的軍隊。但是德國本身的正規軍,所謂的國防軍,他們的戰爭手段是按照傳統的軍人規則、風度進行。他們有這樣截然不同的劃分。

  從這個角度去看,德國的反思與日本的差異性,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第一,不管是其他西方人還是德國人本身,都認為德國在二次大戰的罪行與傳統西方帝國主義有很大的差異。因為希特勒與其黨羽是在國內,進行種族清洗與屠殺(當然也在他們佔領的地方實施)。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罪行,與以前西方帝國主義的情況不同。另一個原因是,希特勒上台前,德國的政黨政治就已經非常發達,有左派、右派政黨。當希特勒在選舉中贏得勝利,也擠壓迫害其他政黨人士。所以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原本左派與保守派的政黨政治人物,當然會利用希特勒的戰敗,全力去剪除國家社會主義黨的勢力。

  日本人面對歷史有盲點
  美國人也有責任

  我們再來談德日的區別,第一,戰後日本為何不反思?當然與民族性有關,就是日本的面子文化,認為家醜不可外揚。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客觀情勢與制度來分析。日本有一個根深蒂固觀念,就是他們所做的與以前的西方帝國主義做的沒有區別。他們認為,為什麼以前西方帝國主義可以做的,他們不能?日本人這種想法的一個很大問題是:從前的西方帝國主義者、今天的西方國家,基本上對於其在帝國主義時期的所作所為,他們已有深切反省;可是日本則沒有,沒有如同西方帝國主義者的後代反省其歷史。所以這是日本在思考此一問題上很大的錯誤與盲點。

  第二,德國在追究其二次大戰的責任時,它可以將罪名歸咎於希特勒與其黨羽身上。德國認為,對於二次大戰所發生的事情,他們有集體的責任,但不是集體所犯下的罪行。反觀日本的情況,日本在二戰犯下的罪行,一定是在天皇同意下進行。而戰後,麥克阿瑟保留了天皇制度,如果日本想要全面檢討戰爭期間的責任,就一定會碰到天皇,我認為這與日本人無法深刻反省二戰罪行有很大的關聯。美國讓日本保留天皇制度,雖然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宣告天皇也是普通人,但是日本對於天皇的尊敬還是非常高。所以後來很多人質疑,當時美國保留天皇制度是一個錯誤。

  至於靖國神社的問題,我們必須瞭解日本在文化與宗教上的觀念。本來的日本是佛教比較發達,但是明治天皇希望把日本建立成如西方國家的民族國家,認為佛教對於現代民族國家的成立是一個阻礙,所以大力提倡神道教。而靖國神社,有點像中國人在祖先崇拜中的祠堂。日本人的觀念是,英烈在死後進入神社,與活著的日本人,共同構成民族國家的主體。就如同中國的祖先崇拜,如果把這個東西推翻掉,似乎日本這個民族就會有所缺陷,甚至崩解。這樣根深蒂固的宗教觀念留下來,起碼有一部分日本人對於靖國神社仍非常注重。因此,雖然美國人在二次大戰之後,也對日本做了很多文化轉變、民主教育的工作,但是日本因為剛才所說的客觀原因,他們反省力度比德國人弱了許多。

  最後,德日與周邊國家關係,德國在二戰時與蘇聯為死敵,但是從歷史來看,德法關係也是世仇。但是二次大戰後,為了共同對抗蘇聯,德國與周邊國家關係變得相當好。特別是法國,德法變成非常友好的國家,從歷史來看這是驚人的轉變。但是日本的情況就誠如陳老師所說,日本在東北亞的幾個鄰國,蘇聯、朝鮮、韓國、中國,其中只有韓國在美國陣營這一邊,美國要利用日本圍堵蘇聯與中國,所以在政策上,譬如琉球與釣魚台問題上,美國就會偏袒日本。像這些問題,真正的幕後黑手是美國,若非美國撐腰,日本很難在這些問題上繼續堅持下去。我就先報告到這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