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兩岸政治分歧之解在於兩岸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1 17:17:59  


 
  
  在大陸方面,目前還做不到承認“中華民國”,但可以對台灣的政府機構和官職的承認做上下內外的區別對待。如果在經濟、法律意義上承認“一國兩區”,也可能增加台灣的對等感。在國際空間方面,大陸在民間性、經濟類國際組織上有讓步空間,在一些功能性國際組織上也應有一定妥協餘地。常有外媒報道大陸軍事戰略部署上的調整可以與台美武器買賣關係掛鈎,如果報道屬實未必不是一件各方雙贏的好事。面對大陸,台灣方面手裡的牌很多:比如不再單方面要求國際空間,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兩岸合作,合作處理部分涉外事務,在東海、南海聯合執法、安全護漁等等,都可以作為籌碼與大陸討價還價。
在安全領域,兩岸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簽署和平協議也具備現實的可能性,關鍵在於台灣的政治意志。台灣不與大陸合作並沒有讓台灣贏得真正的自主,不過是以更大程度的依賴美國和喪失自主為代價。在邏輯上,台灣即便要考慮美國的顧慮,也沒有理由讓兩岸軍事交流和軍事互信低於中美水平。既然美國可以與大陸開展聯合軍演,台灣沒有理由不可以。理論上,即便未來兩岸和平統一,只要大陸不在台灣駐軍,也不會實質性損害美國在亞太的地緣利益。降低兩岸的對峙與緊張不僅可以化解台灣方面一直顧忌的大陸威脅,而且會增加台灣的對外籌碼。兩岸合作會提高而不是降低台灣的自主性。在大陸政經實力不敵美國之前,兩岸問題的和平解決,台灣實際掌握很大的主導權。

  當前很難讓台灣放棄與美國的准軍事關係。但是台美安全利益並不完全一致。一直以來,台灣不分藍綠總有人提出向美國爭取台灣為“中立國”的言論和思路。筆者以為,現階段如果台灣實現安全中立符合兩岸利益。只是這種中立不能威脅法理“一中”,也就是說不能威脅大陸保護台灣的權利。“中立國”的用語也有必要在談判中爭取轉換成諸如“不損害相互安全”,或“不謀求損害對方安全的涉外合作”等說法(這又是另一項“名”“實”問題),並可借用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或和平協議的名義。如果大陸認為讓台灣在安全上中立有利於國家主權利益,甚至可以考慮通過在某些方面的讓步或讓利促成這一發展。

  對兩岸來說,取得中期階段性政治成果似乎並不盡如人意,不如根本的政治解決來得幹脆和爽快。然而,如果兩岸真正期望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一些根本的政治分歧,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可能是一個不得不然的過程,除非兩岸在根本解決政治分歧之前選擇完全接受現狀和安於現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