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是全方位的。2001年申奧成功時,北京投入運營的地鐵綫路只有兩條,到2008年,地鐵綫路已經包圍了中心城區,而現在,北京地鐵縱橫交錯的密度看上去恰似一塊電路板。
經濟數據的變化更加猛烈。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22.8倍。
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越5000美元時,會進入以馬拉鬆為代表的全民路跑體育消費周期,這在歐美稱為“馬拉鬆現象”。而中國的“馬拉鬆現象”從2013年開始逐漸“跑”進社會焦點,伴隨全面取消賽事審批手續等改革措施,7年間賽事總量翻了50倍。根據《2017中國馬拉鬆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各類規模馬拉鬆賽事場次達到1102場,參賽規模達498萬人次。數據不斷上升背後,體育“為國爭光”的符號漸漸淡去,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剛性需求更加凸顯,除了健康,還有夢想——2017年天津全運會,國內最高等級的專業賽事平台首次為群衆設項,而第一枚群衆金牌,選擇的正是馬拉鬆。
以人為本,同樣為體育明星“鬆了綁”。尤其在新媒體交互方式下,新一代運動員展現個性與真誠的部分被劃為重點,“體育偶像”的定義更加多元化。裡約奧運會是一次檢驗,傅園慧等體育明星以“金牌”以外的不同原因迅速“圈粉”,天津全運會上甚至出現了孫楊、寧澤濤、張繼科等明星的“應援”風潮,對此,國內知名體育營銷專家張慶表示,從近幾年的變化來看,“體育的魅力不只有競技部分,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我超越,體育明星身上的堅持、拼搏、勇敢等人格特質就容易令人產生情感共鳴,使得體育明星即便遭遇低穀也不會被放棄。”在張慶看來,和以往的“唯金牌論”相比,“這才是更加成熟、自信的體育觀。”
從女排精神到偶像女排
12月18日,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作為體育界的3位代表之一,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領取了“改革先鋒”證書和獎章。當夜,郎平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獲獎感想《我們永遠在路上》。她寫道:“30多年來,中國女排收獲過成功與榮耀,也經歷了不少挫折和磨難,但女排精神歷久彌新,成為改革浪潮中激勵人們奮勇前進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在新時代煥發著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