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學校體育為何四面楚歌 興趣與現實總是衝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0 14:44:33  


 
  在如何教育孩子“玩”上,各個學校都在進行自己的探索。

  在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第八小學,跳繩活動曾經一直不受學生歡迎。有一次在沈陽北陵公園廣場上,校長馮如剛看到一群人跟著動感十足的音樂在跳繩,跳得特別起勁兒,於是靈感突發,將花樣音樂跳繩拿到學校去實踐,結果反響很好。

  這引發了他的思考:我們的體育項目怎麼選擇,怎麼能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從他們的終身鍛煉習慣出發?於是,學校開始變著法吸引學生對體育項目的注意力,從學生中挑選花樣跳繩的“代言人”,還經常舉行自創花樣比賽,把視頻發到網上,用孩子的名字命名,吸引孩子為做“小明星”而努力。

  江南Style的騎馬舞,邁克爾•傑克遜的太空步等時尚元素,也被融入到一些學校的自編操中。

  體育專項選修課的設置,也是吸引學生的方式。上海市川沙中學作為上海市兩個試點學校之一,正在與上海大學合作,探索高中體育的專項化。副校長邱永飛介紹,這項改革在整個高中三年中推出十幾個選修項目,讓學生從中選一到兩個進行學習,便於終身鍛煉。

  獨生子女得去“包裹”

  李穎覺得,由於活動時間太少,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能越來越差,“不能磕”,缺乏最起碼的自我保護能力。

  “這是因為孩子在出生幾個月的時候爬得太少,我們的家長、社會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和場合都比較少。”針對孩子“不能磕”的問題,首都體育學院副教授劉海元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和運動能力都在萎縮、退化,發達地區的一些孩子會走路了就直接坐汽車,對外界變化沒有免疫力;平時吃山珍海味,穿名牌高檔服裝,卻只能是敗絮其中——身體裡存下了疾病隱患。

  “人首先是物理的人,要有肌肉、骨骼,肌肉無力、血流不暢、運動機會少導致思維狹隘,生理問題導致心理問題。體育鍛煉的好處太多了,運動中的體驗、開闊的視野、人與人的交往,人對挫折的挑戰……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心理問題增多?因為心理是建立在身體之上的,不經過運動訓練的人,思想上容易只有一條路,動不動就會鑽牛角尖。”劉海元說。

  北京市西城區育才學校副校長劉樹棣說,有的學生跑完100米,往地下一坐就骨折了,原因就是飲食結構不合理、大量飲用碳酸飲料造成的鈣質流失。

  在座談會上,王東江呼籲對獨生子女國策下的人才培養進行戰略研究,他認為,對於現在獨生子女暴露出來的一些優點和缺點,都研究得很不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