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春節歷史演變與民俗傳承 給壓歲錢有講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0 15:12:43


   
  天地、祖先祭祀
  
  人們在響徹雲霄的鞭炮聲中迎來新年,舊年回天匯報的諸神,這時又帶著新的使命回到人間。為了迎接新神,各家擺起香案,虔誠祭祀。新年“進酒降神”是漢代就有的傳統,民間一直沿襲下來。新年人們迎回諸神,諸神的降臨意味著年度時間重歸人神共處的日常世界。
  
  祖先祭祀是春節家祭中最重要的祭祀。《禮記》中祖先祭祀屢有記載,如“大飲?”就是歲末的宗廟祖先祭祀大禮。明清以後,由於宗法觀念的復興,祭拜祖先重新成為新年儀式的重要環節。民國以來民間仍然保持春節祭祖的習慣,一般在家庭堂屋設置有祖先牌位,人們吃團年飯前,先要由家長依次請祖先回家團年,在祖先享用之後,家人再上桌吃飯。
  
  正是這種年複一年的祭祀團聚,強固了家族的內聚意識,保證了家族的綿延。而家族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它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基本單位,中國文明的悠久傳承與中國家族社會綿延有著一定的內在關係。
  
  穿新衣與拜年
  
  以鮮潔的服飾迎年是漢代就有的習俗。北方有首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頭子要戴新呢帽。
  
  在民俗社會中新潔衣飾不僅是年節的美飾,同時具有神性意義。新的衣飾是為了祈福除災。通過舊年閾限之後,人們獲得新生。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徵著人們進入新的生命旅程。這種身體的新打扮與門戶的新裝飾都體現了中國人重視新年的時間更新意識。
  
  清晨迎來新年後,接著是賀年、拜年。順序是先家內,後家外。明代北京元日拜年盛行朝野上下,那時拜年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見面跪拜。如果人們在路上見到親友也會下車,在路中叩頭拜年。另一種拜年是一種虛套的禮儀形式,明朝中期京師有所謂“望門投帖”之俗,一些朝官之間的往來,講求禮儀形式,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