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春節歷史演變與民俗傳承 給壓歲錢有講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0 15:12:43


   
  “臘八粥”
  
  農歷十二月初八名為臘八節。臘八節是年節的前奏曲。華北歌謠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了就意味著進入年節階段。臘八這天人們要吃應節令的臘八粥。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種種傳說,影響最大的是紀念佛祖成道。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有一天由於疲勞過度暈倒,幸得一位牧羊女將隨身所帶的雜米與泉水調煮成粥給他食用。佛門弟子為此在臘八日熬煮臘八粥,將粥分給窮人充饑禦寒,以示大慈大悲之意。因此臘八粥又名為“佛粥”。
  
  當然臘八食粥,並不僅是佛教的影響,事實上中國古代有冬至以赤豆粥祭神的習俗。臘八粥的食料其實都有民俗寓意,諧音取意:桂圓象徵富貴團圓,百合象徵百事和睦,紅棗、花生比喻早生貴子,蓮子心象徵恩愛連心,核桃表示合合美美,桔脯、栗子象徵大吉大利等等,人們以此期盼未來生活的美好。
  
  小年送灶神
  
  臘八過了是小年,小年在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等民謠裡都說到祭灶,祭灶是傳統小年的重要節俗。灶神俗稱灶王爺、灶公、司命,是中國民間在年節中特別崇奉的神靈。灶君的名稱在戰國時已出現,魏晉以後的灶神成為天神監察下界的耳目,它常駐人家,與百姓朝夕相處,監視著民間的一舉一動。民間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人們擔心灶神打小報告,於是便跟它套近乎,俗稱“媚灶”。向神靈獻媚是民間信仰的常見表現,不過在灶神祭祀上,表現得更為生動有趣。比如用酒糟塗抹灶門,稱為“醉司命”;給灶王爺供灶糖,祈禱拜祝:“辛甘臭辣,灶君莫言”,這種黏度極高的糖,不僅粘住了灶神的嘴,也甜了灶神的心。
  
  掃塵
  
  “二十四,打揚塵。”送走灶王爺,人們就該清掃、洗涮,幹乾淨淨迎新年了。自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灶神上天起,“俗謂百無禁忌。”平時人們對於屋內清掃是小心謹慎的,唯恐觸犯神靈,現在將居家的灶神等送走了,人們得到了任意清掃的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