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發改委:放寬落戶不等於放鬆樓市
http://www.CRNTT.com   2019-05-06 17:24:21


 
  二是要健全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的建設機制。主要是明確鄉村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的定位,構建事權清晰、權責一致、中央支持、省級統籌、市縣負責的機制。要按照公益性和經營性對基礎設施進行區分,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要擔起來,經營性的就交給市場,以此為原則健全分級分類的投入機制。

  三是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管護機制。由於鄉村分散化的特點,所以基礎設施建成以後的長期運營和養護成本相對比較高,這也是長期以來工作的一個難點。我們這次提出要更好的運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合理確定城鄉基礎設施統一管護運行模式,對公益性的設施,比如城鄉道路,管護和運營應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並且鼓勵政府用購買服務的方式來引入專業化的企業,提高管護的市場化程度。當然,城市裡面的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企業現在很多還是事業單位,要對其進行市場化改革,使其專業化、市場化程度更高,要按照企業化的模式來運行,它才有可能到鄉村去承擔起相應的基本公共服務運營管護的職責。謝謝。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我注意到剛才三位都提到了要向改革要動力,請問城鄉融合發展改革的大方向是什麼?

  陳亞軍:

  城鄉融合發展的文件裡面談到的體制機制,也就是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五大方面。這五大方面內容豐富,大家可以細細的品讀。

  一是城鄉融合的改革,把握了一個總方針,即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個角度出發,落腳到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業現代化。“三農”問題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我們的現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現代化,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就談不上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因此要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要尊重農民的意願,切實保護農民的權益,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和農民全面發展,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這個文件裡面明確了改革的總抓手,就是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剛才我也講到了,我們還是處在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後期,農民進城還是一個大的趨勢,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要遵循規律,不能違反規律。同時我們也考慮到,即使城鎮化率達到高峰的時候,預計也就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候,城鎮化進入成熟定型期,那個時候城鄉格局也就固定下來。但即使到那個時候,城鎮化率達到70%、75%了,也還有4億左右的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必須協同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鎮化的戰略,做到城市和農村互促共進、共同繁榮。

  三是明確了改革目標,就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其實剛才大家也都談到了,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參照國際的經驗,大多數發達國家或者是現代化國家,城鄉收入差距基本在1.6:1的水平,現在我們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在這方面還需要不斷的、持續的努力。

  四是改革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來破除體制機制的弊端,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衡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的配置。特別是要破除戶籍、土地、資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體制機制的弊端,解決好人、地、錢、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問題,這樣才能為鄉村的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在改革路徑上也強調了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各個地方的發展水平不一樣,城鄉融合發展的階段不一樣,鄉村發展的差異性很大,因此不能搞成全國“一刀切”。要分類施策、梯次推進,同時還要搞試點先行、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一個符合各地實際的、各具特色的改革路徑和城鄉融合發展模式。當然,在目標裡面也提出了到2022年,我們可以推動經濟發達地區、都市圈和城市郊區,在體制機制改革中率先取得突破,這樣為其他地區今後的突破提供一種示範和引領。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張路鵬:

  最後兩個問題。

  總台央廣記者:

  我們注意到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過程當中產業發展不協同,尤其是鄉村產業比較薄弱,所以想問《意見》在促進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