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熱字之三: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1 10:04:31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越來越多的公眾正在見證這樣一場改變:政府辦事部門依托“互聯網+”相互銜接,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最大限度地便利百姓。

  “發展是第一要務”。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故事,本質上是一個發展的故事——也可以稱之為“加法”的故事。

  本屆政府成立以來,這道“加法”題融入了最新的要素,那就是“互聯網+”。過去這一年,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機構主辦的“漢語盤點2015”活動中,“年度詞”頒給了“互聯網+”。美國《華爾街日報》盤點中國2015年五大熱詞,排名第一的同樣是“互聯網+”。

  一詞風行,而它影響的遠不止是全社會的詞匯和表達。自從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後,這個“加”便在更深刻地改變著中國。

  推進“互聯網+”,是中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大契機,李克強如此界定。在兩會記者會上,他形象地比喻道:“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事實上,被提升至戰略高度的“互聯網+”,一方面激發出全新的經濟模式和業態,標“新”立異;另一方面也擔負起改造升級傳統行業的使命,推“陳”出新。借助互聯網這一催化劑,中國經濟的產業格局正在顛覆重塑、新舊動能正在加快轉換。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明確了創業創新、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能等能夠形成新產業模式的重點領域,並確定了支持措施。

  “加”意味著融合。李克強一再強調,中國製造只有和“互聯網+”深度融合才有前景,“中國製造2025”的前途就在於“+”互聯網,即通過互聯網借外腦、集眾智。“互聯網+雙創+中國製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他說。

  “加”還意味著拓展。正如總理所言:“‘互聯網+’未知遠大於已知,未來空間無限,每一點探索積水成淵。”

作為這一加法的工具,互聯網本身也需要“加”。因此李克強一直力督“提網速、降網費”。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寬帶網絡這一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提質升級將獲得更多更廣的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