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科技成果將堂堂正正走出“深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3 09:38:02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17日確定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會議認為,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通道,盡快形成新的生產力,對於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經濟實力最終靠科技展示“肌肉”。在中國人口紅利釋放殆盡、經濟增長日趨放緩的當下,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讓科技這個最活躍的生產力走向經濟主戰場施展拳腳功夫,既是應時之舉,又是長遠抉擇。
  
  雖說中國科技成果豐碩,2014年國際科技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數從世界第八位上升至第四位,發明專利申請量為92.8萬件,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相當於美國的1.5倍,當年中國專利擁有量67.02萬件。但是,一些科技成果長期“藏在深閨人未識”,轉移轉化動力不足,效率不高,科技成果的商業化地位不高,獎勵不到位,科研人員“獲得感”不強,導致科研部門仍在吃大鍋飯,科研人員上班幹私活,科技成果“私奔”現象嚴重。而問題的核心是利益分配,科研人員的主體利益得不到尊重。
  
  李克強總理2015年7月27日在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上曾指出,科技創新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發展戰略成敗。歷史上我們曾幾次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現在必須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塑中國發展競爭新優勢。
  
  李克強表示,科技人員是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是創造社會財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應當是社會的中高收入群體。在基礎研究收入保障機制外,還要創新收益分配機制,讓科技人員以自己的發明創造合理合法富起來,激發他們持久的創新動力。
  
  要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後一公里”的障礙,必須以利益分配為導向,充分調動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讓創新主體自主轉讓科技成果,讓科技成果堂堂正正地走出“深閨”,與經濟對接,與市場共舞,發揮其創造驅動作用,以勃發的生機促進經濟增長。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國家應有政策支持。1980年,美國通過了《拜杜法案》,短期內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了10倍。這項法案的主要內容是允許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以及聯邦政府合同下的科研項目所產生的知識產權歸大學、非營利組織、小企業所有,政府只保留一種介入權,大學、非營利組織、小企業承擔確保這些科技成果商業化的義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