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為何看重新能源汽車和文物保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6 09:21:53


  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2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兩項議題之間構成饒有意味的張力。確定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部署加強文物保護和合理利用。一個關於“新”,一個涉及“舊”;一個指向經濟“硬部件”,一個關乎文化“軟實力”。

  去年9、10月間,李克強“40天內四提新能源汽車”:接連兩次常務會部署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出台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隨即對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作出重要批示,緊接著又親赴安徽江淮集團考察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

  總理為什麼如此看重這件事?24日此議題再上常務會時,他開宗明義闡述道:必須通過推動“新經濟”來培育“新動能”,而新能源汽車就是工業領域有標誌性的一個代表。事實是:近兩年來中國汽車行業整體產銷增速持續下降,但新能源汽車卻呈爆發式增長,2009~2012年累計生產1.7萬輛,2013年1.7萬輛,2014年8.4萬輛,2015年達37.9萬輛,產銷兩旺,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生產第一大國。有關部門的判斷是,這一產業在中國已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

  “這表明了新能源汽車的生命力,也生動詮釋了‘新經濟’孕育產生的過程。”李克強說,“我們打造‘雙引擎’,首先要把‘新動能’培育起來。”

  在總理的視野中,新能源汽車本身就從多個方面體現了“新”的特質。它對中國意味著新的機遇,因為我們在傳統汽車領域與國際競爭實際已經錯過了。電池和材料等核心技術的突破方面,它可以借鑒共性技術,充分利用“雙創”。它存在的問題,和其他新事物、新產業一樣,可以在發展中解決,尤其是通過與最新“物聯網”的結合。

  新能源汽車指向世界未來趨勢,而“舊”文物所代表的本土過去傳統,同樣是中國發展必須倚重的精神資源。李克強曾說,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道德力量,重視文物,即是讓悠久文明的精髓有機地融入現代生活。

  當天常務會上,總理強調,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同時,如何提高國民素質,就需要傳承和汲取文化根脈中的道德力量,而這很大程度上源於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文化支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維繫著我們這個國家,也深刻地蘊涵著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而文化的重要載體就是文物,這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的“金色名片”,所以一定要護好擦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