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媒體為戲曲搭好傳承舞台
http://www.CRNTT.com   2019-08-08 11:23:56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80後陳霈然來自“黃梅之鄉”安徽安慶,嚴鳳英等黃梅戲大師皆出自那裡。和前輩們一生專注於傳統戲曲舞台不同,陳霈然除了在劇場演出,還把“舞台”搬到了網上,在多個直播平台做起了網絡直播,利用新媒體傳播戲曲文化。

  近幾年,越來越多像陳霈然一樣的戲曲人從線下來到線上——越劇徐派傳人黃燕舞、廣東西秦戲劇團團長呂維平、河北梆子梅花獎得主吳桂雲等戲曲名家紛紛進入網絡秀場並圈粉無數。

  戲曲名家變身網絡主播,趣談梨園台前幕後,彈幕刷屏隨時飽覽鮮活觀戲體驗;素妝才罷,聲韵裊裊,當紅花旦親自演示拍彩、勒頭的秘密……古老的中國戲曲,如今正興起擁抱互聯網的新熱潮。

  不久前,由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指導,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支持,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為人民抒情 追夢新舞台——2019戲曲傳承與全媒體傳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戲曲界知名演員、編劇、評論員,高校學者,直播平台代表等嘉賓,共同就如何結合全媒體傳播手段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戲曲文化展開對話。

  傳統戲曲人要綳起傳播這根“弦”

  “20世紀80年代,每次我們演出前,就在報紙上登個‘豆腐塊’大小的文章,告訴觀眾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戲要演。”這是北方昆曲劇院副院長曹穎印象中的戲曲傳播。

  進入新世紀後,媒體環境發生很大改變,但傳統戲曲人似乎對傳播的認識仍然止步不前。

  2011年4月,北方昆曲劇院出品的昆曲《紅樓夢》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曾主動提出,可為演出進行現場直播。“我們在院務會上討論半天,最後還是婉拒了。我們當時想,要是進行直播了,誰還到劇院看我們的戲啊。”座談會上,談起這段往事,曹穎有些遺憾,“錯過了一次利用大眾傳媒宣傳推廣昆曲的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