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環球網消息,紐約時報10日報道,星期一(10月1日)中國和日本新一輪數據顯示,雖有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央行銀行家的努力,這兩個同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的國家,仍難逃繼續拖累世界經濟的命運。
受進出口需求低靡的影響,中國官方公布的製造業活動指數持續降至衡量活動擴張收縮的分水線以下,呈活動收縮態勢。
據中國統計局數據,中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在八月為49.2,這表明在走過數月的下坡路後,中國的經濟狀況已趨於穩定。近期公布的49.8的指標數,也進一步證實了中國經濟態勢在轉好。
但很多分析人士對49.8的指標仍表示失望,按他們的預期,該指標應該攀升過50。
澳新銀行在數據分析報告中表示:“世界經濟正處在持續疲軟中,看來長期以來各國採取的措施,並沒有將全球經濟從周期性下降中拯救出來。”
中國領導人在近一年裡推行措施,鼓勵銀行放貸並降低貸款利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期給萎靡的經濟注入發展活力。
然而近幾個月,中國卻開始局部化、漸進化地實施這些鼓勵措施。原因很簡單,在中國在2008年年底推出龐大刺激計劃的背景下,大規模實施鼓勵措施,可能引發投資熱潮和房地長價格猛增,這也正是中國領導人擔憂的狀況。
同一時期日本的一項密切調查顯示,在過去的三個月裡,日本製造商巨頭們都情緒低迷,士氣日下。
日央行季度性短觀調查近期顯示,日本製造商巨頭們對國家商業狀況評估指標已從-1降到-3。這一數字還未低到讓人膽寒,截止12月的後三月展望指數又降至-3,巨頭們對未來的增長可謂期望渺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