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歷經千年頭頂上的藝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7 09:30:09  


 
  武鄉頂燈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獨有的化妝形式,表演者無論正對或背對觀眾時,都會露出一幅或威武、或猙獰、或詼諧的面孔。隨著節奏的變化,頂燈表演隊形主要“大穿堂”、“九曲星”、“蛇蛻皮”等,如游龍戲珠,似蜿蜒蛇行,令人眼花繚亂,表演步法以傳統秧歌舞十字步為主,講究快跟快上、快進快退,被當地人稱為“不拉場”。

  武鄉頂燈的娛樂性與參與性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抗日戰爭中,武鄉頂燈的老藝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用頂燈的藝術形式宣傳抗日思想、鼓舞群眾的鬥志。上世紀的199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武鄉頂燈第一次走出了縣城,在我國著名導演何平執導的電影《炮打雙燈》中,武鄉頂燈作為一項特別的民俗表演形式被運用到了電影當中,城關村頂燈老藝人魏書文當年就參加了影片的拍攝。隨著影片在國際上的多次獲獎,武鄉頂燈這個鄉土氣息濃郁的山西民間藝術也走出了國門,同時也因為影片的拍攝,武鄉頂燈在表演形式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目前,武鄉頂燈已經被列入我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當中,然而,記者在武鄉縣採訪時也了解到,現在除了城關村和東村兩個村子還能集體表演頂燈外,武鄉縣其他村子里已經基本沒有了頂燈這種文藝形式,而且隨著頂燈老藝人越來越少,頂燈表演手法以及表演技巧方面也已經大不如前,武鄉頂燈同樣面臨著保護、開發與傳承的難題。近幾年,武鄉縣有關部門針對武鄉頂燈在傳承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保護這一流傳千年的民間文藝形式。

  現在,文藝工作者正嘗試著將武鄉秧歌以及其他民間藝術形式融入到武鄉頂燈的表演當中,豐富其表演形式和內涵,使這個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間藝術始終保持著它的生機與活力。

  (來源:山西視聽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