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美術報報道,中國的美術和西方的美術發展到今天,以後還將會如何發展下去?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畫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師、美術幹部、美術收藏家甚至美術愛好者感興趣的大問題。
西方當代藝術出現之前,無論是中國的美術和西方的美術的不同時期,都要講究構思和技藝,都要講究思想和內容,都要講究美,都有一定的規矩,不管構思和技藝的特點是如何的不同,思想和內容的表現是如何的不同,美的標準是如何的不同,在美術創作中應遵循的規矩是如何的不同。但是,當杜桑把一個小便池放到美術展覽會上引起轟動,成為西方當代藝術的經典,情況就改變了!
原來藝術的成功竟可以這樣的毫不費力!只要有“全新的觀念”,就可以取得成功。另一個把整座大橋包起來的西方當代藝術經典,又一次引起了轟動!許多西方的藝術大獎不斷地教育人們:只要異想天開,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敢做,就是“新”的觀念,就是“創新”,就可以獲得成功,就可以出人頭地!十年面壁,“系統而嚴格的訓練”,“廣泛而全面的修養”,都可以成為一躍而過的階段,都可以免了。這多快啊!只要突發奇想,只要靈感降臨,就可以成為藝術上的佼佼者。這多“爽”啊!全世界的藝術青年都為之歡呼雀躍,這才是我們青年人夢寐以求的藝術捷徑呀!於是,藝術上的別出心裁、標新立異層出不窮。“新”成為藝術家們追求的理想。反傳統,反理性順理成章地成為一面旗幟。因為一切傳統都是“舊”的,“老”的,“過時”的,一切理性都是“循規蹈矩”的,這一切,都是“新”的敵人,都是成功路上的攔路虎。
內容是什麼?基本功是什麼?造型是什麼?美是什麼?被“當代”們嗤之以鼻! “當代”開始席捲東方的美術。作品中思想不見了,主題不見了,生活不見了,形象不見了,審美不見了。美展評選、評獎時,“這幅作品畫的是什麼”,常被認為是最愚蠢和最無學術的問話。“這幅作品有點"老"”,就是落選最充足的理由。求“新”求“變” 高於一切!最後,人們看到的作品只是些莫名其妙、毫無規律可言的自由塗抹。講究的是“觀念”,講究的是製作,技法都可以不要,技術替代了藝術,“圖案”也成了繪畫。什麼是美?什麼是醜?沒有標準。“架上繪畫”也將被“淘汰”,代之以“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包裝”、“炒作”也開始席捲東方的美術。藝術家們開始施展各種藝術以外的才華,以獲取藝術上名、利雙收的“豐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