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白娘子與中國民間的婦女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9 10:12:10  


 
  與惡的女妖形象對立的是善的女仙形象,與前者不同的是,她們具有的靈異力量不是危害性的,而是賜福性的。這類形象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仙女,對應作為妻子的女性,如民間故事中的織女、七仙女、田螺姑娘這類;一類是女神,對應具有母親身份的女性,如民間廣受信奉的觀音、媽祖及碧霞元君等女神。我不太有根據地推測,女仙們所具有的“善”和“福”的特征,或許源於她們被納入了作為中國社會中之根本的親屬角色體系?

  仙女形象,體現的是男性對女性伴侶的幻想和希望。她們美麗,而且有神奇的力量,她們的出現,往往使故事中男主人公的境遇由困窘而至於安好。《白蛇傳》情節中就有白娘子和許仙結婚後,在白娘子的建議和幫助下,家裡開的診所和藥房生意良好,使小家庭日益興旺的情節。女性具有“之子於歸,宜其室家”的致福性,在很多地方的婚禮中也頗有體現,新娘子在儀式象徵意義上具有帶來富貴吉祥的能力。例如在山東鄉村婚禮上,新娘剛一坐上床,預先放在床席下的面餅就會被婦女們搶去給自家的孩子吃,因為上面沾了新娘的福氣,能使孩子順利“成人”。

  而對觀音、媽祖等女神的信仰,或許源自人類古老的“大母神”觀念,即源於對女性生衍繁育之神秘力量的崇拜。至後來,“母親”身份本身就成為女性形象之承載善與福的關鍵因素。《白蛇傳》的演變過程中,體現白娘子由妖向仙的形象轉換的文本中,同時增加的一個核心情節是,白娘子懷孕生子,而正是這個後來中了狀元的兒子,從雷峰塔下解救出了白娘子,並使她最後“位列仙班”。《聊齋》中眾多的鬼女、狐女被娶入人家,其最後之身份被確定為良人,也往往是以生子為關鍵轉折點的。而如觀音、媽祖、碧霞元君,之前或者多體現為男身,或者成仙前為少女,但在成仙後的身份往往都變成了“聖母”,如觀音就常被稱為“觀音聖母”,而媽祖的封號也是由“天後”而至“聖母”。

  在一個男性支配的社會,或妖或仙的女性既可能是危險的誘惑,也可能意味著神奇的幸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