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鄉村文化:文化大院如何不再真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31 11:52:35  


  中評社香港12月31日電/《人民日報》報道,“我在所調查的40個村裡看到,文化大院大多‘高墻大院,鐵將軍把門’。不少農村文化大院實際上流於形式。”回憶起2008年底在河南省嵩縣做的調查,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如是說。

  “嵩縣文化大院的問題,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他農村的文化大院、或者文化基礎設施,也暴露出類似的問題。”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文化大院工程,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三地農村的村委會主任、村民,以及專家,“冷”思考文化大院的發展。

  部分農村存在文化建設“真空”

  由於地域差異、發展不均,鄉村文化之路走得並不平坦。

  浙江溫州市蘆浦村,至今沒有文化大院。村委會主任楊平貴表示,當地沒有文化大院的說法,一般都稱作文化站。“不過,12月份有了新動向。鎮上在6個村試點,將村裡的老人會改造成文化站。每個村補貼2萬元。”對於補助額度,楊平貴認為比較有限:“文化建設是個無底洞,要辦好的話,2萬元肯定不夠。無非也就是買些書,弄些體育設備。”

  有人建議村裡集資建設文化站,楊平貴表示村集體缺少經費,“上面有政策、有支持,活動才辦得起來。全得看上面的安排。”

  就溫州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文化站入村的進度顯得比較滯後。有學者表示,這種困局的產生,上級政府和鄉村都負有一定責任:各級政府生產經營性傾向比較嚴重,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有所減少或相對減少;而農村長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形成了農村文化建設上的部分“真空”。

  相較於錢袋不殷實的蘆浦村,山西運城市留駕莊村則“豪擲”200多萬元,將當地一幢教學樓改造為文體大院:羽毛球館、籃球館、老年活動室、圖書館,一應俱全。“區裡沒有財政支持,不過給了一些書。錢都是村裡自己出的。”村委會主任史中民坦陳,獲得了政府徵地費用後,“七八成都投到文體大院裡去了。”

  留駕莊村“文化先行”的思路讓很多人頗感意外,不過,在史中民看來,這是水到渠成之事:“修大路、蓋大樓的事都由區裡規劃,不用我們操心。政府給了錢,農民又沒事幹,不搞精神文明搞啥?”

  儘管投入數百萬元,但史中民並未給出一個明晰、可操作的文化大院長期規劃。對此,鄭風田表示,文化大院的後續規劃和發展才是問題關鍵,“如果後期資金投入不到位,文化大院實際上是一個空殼”。因此,“空殼化”依然可能是留駕莊村需要面對的嚴峻議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