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藍軍得好好保護杜正勝,千萬別攆他下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4 08:54:57  


  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台“教育部長”杜正勝日前對台北市等地方政府所推動的“一綱一本”教科書政策提出批判。他認為,基測是全台性的制度,在制度改變前地方政府不宜各行其事。“不然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辦法,一個縣市首長有一個想法,人民會無所適從”。對於杜部長的批判,不少地方政府則是重炮回應。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選擇一綱一本是地方政府的職權,不容中央部會置喙。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我們不想把這一次教材的選擇爭議,扭曲、簡化為中央/地方或藍/綠陣營之間的鬥爭;那樣將會模糊焦點,而無法得出有意義的結論。但是“教育部”必須要了解,地方政府之所以膽敢與中央對著幹,其實是因為有地方學校、家長、教師的強烈民意後盾。假設此事對家長而言無關痛癢,則台北縣市政府莫名其妙地挑起爭議而與“教育部”槓上,最後若遭中央撤銷行政處分,恐怕會得不償失。但若學生家長已然深切厭惡現行的一綱多本,則地方政府的舉動就只是“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表現。一旦有堅強民意後盾,“教育部”即使想以行政程序撤銷地方施政,恐怕也會頗多顧忌。搞不好,最後被撤銷的不是地方政府的政策,而是“教育部長”的烏紗帽。簡言之,決定此次事件發展的關鍵因素不是中央/地方法規職權的司法裁判,而是台灣多數民意對教材採擇的態度。談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對“教育部”有所批評了。

  “教育部”主張教材一綱多本,當然是為了迎合“教育多元”的理念方向。但是誠如郝市長所言,既然各個版本的教科書有九十五%雷同,則“多本”與“多元”之間就有極大的概念歧異。各校學生即使用了不同的教科書,也有九十五%的“一元”陰影。既然如此,堅持多本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就有極大的爭議空間。假設如杜部長所言,只因為一綱多本與基測是“教育部”口中的全台性制度,就要求各地方政府無條件服從,那根本就是威權時代的法西斯思考,完全不符合先進憲政“國家”的理念。“教育部”日前以一紙解釋令,禁止地方教育主管介入或影響教材的決定,並且要對失職官員糾正、申誡、撤職,更是只有集權政體才會講得出口的恐嚇。姑且不論地方教育權與中央教育權的憲法爭議,單單參看“行政院”教改諮議報告書中所列以往“教育部”頒布法規命令與職權命令的缺失,就可以了解教育部以解釋函令威嚇地方政府是在走教改的回頭路。既然地方教育當局的看法與中央迥異,解決之道就是要溝通、協調、公聽,甚至訴諸民進黨最喜歡玩的公民投票。如果教育部不循此途,只曉得拿中央的名號硬壓,不鬧出糾紛才奇怪!

  社論指出,平心而論,真正讓多數考生與家長無所適從的,不是地方縣市政府的教材政策,而是杜正勝自己。杜部長這幾年強推各項教育政策可以說是隨心所欲而逾矩:忽而九五暫綱、忽而九八課綱、忽而A/B版;一下子貶抑文言文、一下子醜化成語使用;春天要作文納入考試、秋天則是學測加考公民。杜部長之所以要用“加考”為手段,強化公民課程與作文練習,就表示“考試”與“教學”其實是分不開的。既然考試會影響教學方向,則我們就能了解一綱多本的教材政策,必然會影響考生的準備、加重學生備考的負擔。正因為考生與家長過去三年已經對杜部長所規劃的全台性制度不堪其擾,才會有今天地方縣市一綱一本的反彈。杜正勝從不捫心自問自己的全台性政策讓多少學生家長無所適從,卻只知道強勢貫徹中央政府與民意脫節的主張,真的是只許中央放火、不准地方點燈,威權心態莫此為甚。

  社論說,此次教材爭議最後將如何收場,外界無從得知。但是我們可以預測,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地方獲勝。其實縣市政府要敷衍中央非常容易:只要宣布其自辦基測只從各版本教科書的“交集”出題,則課本要如何選擇根本就不重要。中央有政策,地方就有對策;前者絕對占不到便宜。有一點政治敏感度的人都了解:教育問題是有政黨穿透性的。明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有這樣一位反面助選的大將,藍軍可得好好保護杜部長才是,千萬不要攆他下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