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撞船”事件考驗中國對日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3 11:50:04  


  作者:張濤 北京 自由職業

  在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中,日本媒體放風日本政府堅持“認罪、交錢、放人”的立場,倘若為真,這將使中國政府陷入兩難境地。眾所周知,如果中國妥協,日本使事實控制釣魚島合法化的企圖進一步實現,而以後在有關中日敏感問題的交涉中中國將更為被動。然,如果中國堅持強硬而日本又不買帳,畢竟人在日本手裡,中國難以找到索回“人質”的和平之道。尤其在國內反日情緒日漸擴散的形勢下,“撞船”事件已經成為考驗中國對日外交的大難題。事實上,中國如果在這場博弈中運作得當,未嘗不可以化險為夷。

  首先,心態上不懼怕也不自大。一方面,歷史一再證明,對日妥協往往是對日本“得寸進尺”的獎賞,懼怕衝突往往是衝突提前到來,清政府丟掉琉球並未遏止住日本吞並台灣的步伐。另一方面,別自我麻醉,那種認為日本強硬是日本因衰弱而焦慮發飈的自大心理是異常危險的信號,這會招致自我麻醉而誤導民心士氣,清政府當年那麼快丟琉球失朝鮮,與此不無關係。對日交涉,原則問題必須抗住,否則將被層層套牢,這是歷史的鳴響。其次,採取適當反制措施,促使日本盡早放人。我們可以無限期推遲中日東海油氣田問題談判,暫停中日防務交流,甚至可以招回駐日大使。經濟領域裡暫停一切對日戰略資源的出口,比如稀土。再者,准許中國民間保釣團體以及更多漁船逼近釣魚島遊行並有漁政船護航,決不主動尋釁滋事。一切措施只是為了表明我們尋求和平解決問題的誠意,日本若升級事態,中國必要相應應對。最下策,如果出現日本拒不反悔的最壞結局,我們也能屈能伸,可以等待時機。如果有可能,可以複制前些日子美俄維也納交換間諜的做法,互換“人質”,這是可以避免衝突的最後救人辦法,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釣魚島所處的特殊戰略位置意味著守住釣魚島就是守住台灣,丟了釣魚島就是丟了台灣。釣魚島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心理界碑,這是考驗中國崛起的試金石,事關東亞地緣政治版圖的變遷,如果弄丟了,中國的藍色國土將進一步喪失,戰略生存空間必將進一步被壓縮。“危機”往往蘊涵著機遇,此次事件中國處理得當,日本注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也許會成為逆轉近代以來中日關係不正常態勢的標誌性事件,注定是一個意義非凡的重塑中日關係新未來的歷史性時刻:近代日本蠶食中國始於此,那麼就讓重新改寫中日關係也自此始;不然,日本將受到不該得到的刺激與鼓勵,悲劇重演也許又要肇於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