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7年8月號,總第11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政壇“金童”:英國新首相布朗
李伟(北京)
本刊特約撰述

  布朗首相的內政外交

  對於布朗來說,這半屆任期中要面對的問題極其棘手,要收拾好布萊爾留下的爛攤子,挽救工黨下滑的任頹勢,上帝給他的時間顯然並不充裕。於是,等不及走馬上任,布朗便迫不及待地表示了他執政後的施政重點。

  在內政方面,布朗說:“我最關心教育;我的首要任務將有關國家醫療服務系統;我的新挑戰將有關廉價住房、建設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社區和建立民眾對民主政治的信心。我將為你們努力奮鬥,這就是我。我將為全體英國人民盡我最大的努力。”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的提出確實對症當今的英國,10年的財相經歷使得人們相信布朗比任何人都適合來改善民生;而這十年來的出色表現,也將帶給英國民眾無限的期望。

  同時,為了鮮明地表現出自己和布萊爾個人強勢政治風格的不同,布朗提出他將致力於擴大議會的權力和作用,這一點同布萊爾的政治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說:“如果我成為首相,我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恢復議會權力,以恢復英國民眾對民主的信心。”布朗希望能夠通過民主這面旗幟,重樹工黨形象,以恢復民眾對工黨的信心。

  在伊拉克的戰爭政策上,布朗更是出人意表地公開承認英國政府“犯了錯誤”,但與此同時,他也表明仍將繼續履行英國在伊拉克負有的義務。他說:“我承認,錯誤已經釀成,但我們仍將繼續履行對伊拉克民眾的義務。這些義務是聯合國決議的一部分,是對一個民主國家的支持。”伊拉克戰爭是布萊爾留給布朗的最大“包袱”,面對國內強大的反對聲音,他的這番正面回應體現了這位新任首相的政治智慧。但是,布朗在將來英美關係的走向問題上,並沒有同布萊爾分道揚鑣,而是表示將繼續同美國加強合作,他說:“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的關係必須也應該很牢固,我希望同美國總統建立這樣的關係。”“我認為英美關係是牢固的。”

  關於對中國的政策,布朗尚未系統提及,不過從其對布萊爾原有外交政策的繼承上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中英兩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仍將得到堅持和發展,目前兩國在貿易與投資、財政金融、能源、科學技術、教育文化、環保等重點領域仍然存在進一步合作的空間,中英良好的發展勢頭將在本屆工黨政府的後半期得以延續。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