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7年8月號,總第11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政壇“金童”:英國新首相布朗
李伟(北京)
本刊特約撰述

  與工黨的不解緣

  1951年2月20日,戈登•布朗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牧師家庭,然而,令這家大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出身尋常的小男孩自幼便顯現出了有別于其他同齡人的政治天分。布朗很小的時候,便和他的哥哥約翰創辦了一份報紙,並且在布朗12歲那年,于這張報紙上刊登了當時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的一篇文章。由此可見,小布朗與工黨之間的情愫絕對非同一般。16歲時,當其他同齡的夥伴還狂奔于足球場上的時候,布朗便獲得了愛丁堡大學的獎學金,成為當時校內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968年,年僅17歲的布朗便加入了工黨;24歲時,布朗因一篇《蘇格蘭紅皮書》而名噪一時,文中他以首相的口吻對蘇格蘭的狀況進行了頗有見地的分析;1982年,憑藉《1918年—1929年工黨和蘇格蘭政治變遷》一文,布朗成功地獲得了他的博士學位。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從政治上的咿呀,直到成熟,工黨之于布朗,恐怕不僅僅意味著一次選擇,于其更多的是一種信仰的抉擇。他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道:“我選擇這個政黨因為它的價值,它的價值伴隨我成長,我了解它的價值所在”,“我為這個政黨選擇了我而感到榮幸”。

  布朗的政壇之路是從他26歲那年開始的,那年他開始擔任蘇格蘭工黨執委會委員;1983年,剛剛獲得博士學位的他便當選為下議院議員,並任工黨蘇格蘭委員會主席;1985年,布朗開始影響英國的財政工作,出任工黨影子內閣財政首席秘書、貿易和工業事務發言人等職;1992年他出任工黨影子內閣財政大臣,當時的布朗剛屆不惑,年富力強,被英國政界譽為“政治金童”。1997年,工黨在大選中獲勝,布朗出任內閣財政大臣,開始執掌英國的財政大權,並於2001年、2005年兩次連任。財政大臣的位置為布朗才華的展現提供了一個絕好的舞台,他的幹練、果斷、睿智、勤奮逐漸被英國的民眾,廣大的工黨黨員,乃至黨外的政治反對者所承認。1997年4月,剛剛成為財政部長的布朗便大刀闊斧,給予英格蘭銀行獨立調控利率的權利,這一大膽的措施受到了金融界的一致好評。“幹吏多酷,好官多庸”。把手段果敢的布朗稱為“幹吏”一點都不過分,但若由此便得出他政治風格過於“冷酷”的結論,則怕是多少有失偏頗了。實際上,比起布萊爾,從布朗的談話中我們能夠更多地聽到“教育”、“醫療”等關乎民生的關鍵詞;對於伊拉克戰爭,布朗也有著更為貼近民心的言論。

  然而,比起十年前的風光,現在工黨所面臨的境況則要嚴峻的多。就在5月剛剛結束的英國地方市政選舉里,工黨較之前丟掉了263個議席和16個地方政府的控制權;而保守黨則大獲全勝,將原有的地方優勢繼續擴大,獲得了超過40%的支持率,而作為執政黨的工黨僅獲得26%的支持,甚至低於自由民主黨,在議會中淪為了第三黨。如果這種形勢一直延續到2009年,工黨無疑將淪為在野黨,而布朗也將成為“短命首相”。此時,工黨這座高樓大廈已然風光不再,成了一座風中危樓,搖搖欲墜。如何能夠在2009年的大選中獲勝成了擺在每一個工黨黨員面前最重大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由財政大臣出身的布朗來接替布萊爾的首相位置相信是一個相對明智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