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匡爺”傳說:發改委小處長的大權利

http://www.CRNTT.com   2010-07-09 11:26:02  


 
有足夠的權力資本來跋扈

  這個熟悉“計劃”經濟規則的人,一直倡導市場化方向的改革。據悉,匡新參與了2002年以來的一系列民航改革:六大航空集團重組、機場屬地化改革、民航票價改革等。他還積極支持民航票價公開折扣、明碼標價,支持機場引入外資和民營資本等。

  匡新被同事稱為能“幹事情”,他常參加一些和民航相關的論壇,接受媒體採訪時常直言不諱。

  在一篇“民營航空 逆境成長”的新聞稿中,匡新對記者侃侃而談他所認為的民營航空的方向:“自己成立航空公司並不是民營資本進入航空業的首選途徑,民營大可以選擇現有的航空公司為目標,直接買它的股票,或者與它們合資……”“在所有制機制上,民營資本要將目光放得更遠一些。並不是非得是民營企業家搞的才叫民營航空,隨著市場的發展,國有航空也有可能變為民營航空。”

  深諳民航體制改革的匡新,任職發改委民航處處長期間也認為,“民航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著壟斷的政策傾向。”他眼中的壟斷因素主要包括航權、航油、機票定價機制、機場運營機制模式、飛機維修、機場地服等。

  壟斷造就了尋租的機會和空間。匡新本人的“出事”也與此相關。

  媒體透露,匡新事發是因為他被“私人老板檢舉”,涉嫌機場建設工程項目的經濟問題。“儘管飛機採購大多是由航空公司高層決定,但具體採購多少架飛機、什麼飛機,每家航空公司分多少架飛機,發改委具有最為關鍵的決定權。而民航處處長;賦予匡新這一審批鏈條中的最為關鍵的核心角色。”

  重要的是,“在機場建設項目中,涉及資金數億元的項目能否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核准,不僅事關項目能否成行,還攸關項目能否獲政府投資和銀行貸款。”

  另一個版本的說法是,匡新涉嫌在國內某航空公司引進飛機時,受了賄賂,特殊照顧了這家公司。

  哪種說法更靠譜,真假難辨。可以確定的是,處在利益核心交接點的匡新,有足夠的權力資本來跋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