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雅賄”風襲中國官場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09:18:22  


“雅賄”風襲中國官場,專家稱治理“雅賄”還需財產申報
  中評社北京7月7日訊/雅賄又被稱為“優雅式賄賂”,是行賄者為了討好附庸風雅的官員,適應賄賂新需求,而在賄賂方式上產生的新變種。

  在行賄手法上,雅賄一改以往直接送真金白銀、皮袍、人參、香車豪宅和有價證券等等傳統做法,而是投其所好,搖身變成了官員們喜歡的玉器、青瓷和名人字畫等。這麼一來,赤裸裸的金錢交易就被遮蔽在貌似文人雅趣的珠簾中,變成了一種似乎很文雅很有品味的往來。

  不過,在中國,雅賄的歷史由來已久,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究其源頭,至少可以追溯至漢代。

  解密“雅賄” 

  行賄、受賄、索賄古已有之。漢代官場就已初現端倪,唐宋漸成貪腐之風,至明清最盛。晚清官員行賄受賄已是司空見慣。下級巴結上級,商人賄賂官員,官商勾結,相互取利。寒暑變遷有冰敬、炭敬,平日有別敬,學子中舉要給朝中大員遞門生帖,登門孝敬。如今,三節六壽、婚喪嫁娶、喬遷升遷、生病探望亦成為給官員送禮或貪官索賄的最常用借口。 

  雅賄正在風襲官場 

  5月21日,備受關注的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涉黑案二審宣判,維持死刑原判,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不過,文強贓物展示會上展出的36件現代工藝品、9件文物、69幅字畫仍被百姓津津樂道。圍繞文強收到的那幅曾被鑒定為價值高達364萬餘元的張大千“青綠山水”畫的真偽問題,社會各界炒得沸沸揚揚,在坊間和媒體引發了一場關於官場“雅賄”的討論。 

  其實,較之以往落馬的官員,文強所接受的“雅賄”,無論從數量和價值上說,都拔不了頭籌。改革開放以來,由“雅賄”引出的“雅貪”數不勝數。翻開以往的貪官受審案卷,一些數據讓人觸目驚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