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評論》月刊第322期內容介紹

http://www.CRNTT.com   2024-10-21 00:42:31  


 
  在《台灣主流民意發展趨向與兩岸融合路徑選擇》一文中,作者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藝樺表示,民意是研究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部分。民進黨上台以來,一直試圖定義台灣的“主流民意”,並通過拋設多元議題混淆民眾對當前形勢發展作出的“意見反映”與總體意識傾向改變的“態度定論”之間的區別認知。在政黨極力塑造主流民意的過程中,混亂的主流民意與單向的個體意識激烈碰撞,青年世代傾向於借助網絡社區形成主流價值聯合體,“台灣人”成為最安全最保守的身份認同,“選人不選黨”的個體投票心理定式成為主流。針對現階段台灣主流民意的發展特性,在深化兩岸融合的路徑選擇方面可著重考慮給予個體參與體面感、創設融合新“鏈接”、利益表達清晰化及認同推進階段化四個面向的具體措施。
 
  本期“國際”欄目刊發了《美日菲強化小多邊機制:動因、影響與前景》《韓國尹錫悅政府謀求對華關係轉圜的跡象、動因與前景》兩篇文章。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兼東北亞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郭銳,和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研究生王雪松聯合發表的《美日菲強化小多邊機制:動因、影響與前景》一文。文章闡釋了小多邊機制是美國通過增進與特定盟友夥伴的關係,以提高其應對外部挑戰的行動效率、護持全球霸權的重要手段。近年來,美國在印太地區主導建立多個小多邊機制,其中,美日菲不斷強化小多邊機制,加強各領域尤其是軍事安全合作,攪動地區局勢變化,針對中國崛起的戰略意圖不言而喻。美國還妄圖攛掇印太地區其他小多邊機制同頻共振,以形成所謂的“對華統一戰線”,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局勢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但受制於戰略意圖分歧、戰略目標差異、戰略意願強度、戰略資源不足等因素,美日菲小多邊機制難以走強走深。

  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教研室主任、教授張弛在《韓國尹錫悅政府謀求對華關係轉圜的跡象、動因與前景》一文中指出,自2023年下半年起,韓國尹錫悅政府開始謀求中韓關係的轉圜——降低涉華負面言論的調門,恢復兩國高層間的溝通,推動地方政府間的交流。尹政府之所以主動扭轉中韓關係,在國際層面受中美對話局面和美國大選因素的影響,在國內層面受國會選舉失利以及內部要求改善中韓關係呼聲的驅動。故此,在剩餘任期內,尹錫悅在處理對華關係上將秉持“政經分離”的原則,並注重管控“親美疏中”的成本。不過,中美全面競爭格局已然形成,美國大選亦存在對華不利因素,加之朝鮮半島局勢惡化,韓國國會對外交政策的話語權有限,中韓關係轉圜的前景仍存在一定的變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