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評論》月刊第322期內容介紹

http://www.CRNTT.com   2024-10-21 00:42:31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兩岸關係與青年發展研究院院長、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海澤龍在《台灣青年政治參與新趨勢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一文中指出,台灣青年作為台灣現實社會的重要組成與未來台灣社會各項建設的生力軍、主力軍,其政治參與的地位與作用特殊而重要。近年來台灣青年政治參與的新趨勢主要表現為:選舉投票的意願與熱情逐步高漲,政治結社逐步注重政治效能,政治集會呈現線上與線下的結合態勢,遊行示威主張明確、訴求鮮明。就近年來台灣青年政治參與發展變化的影響因素而言,掌握公共權力要素的台灣民進黨當局成為主要推手,台灣社會政治組織實力消長成為直接推動力,台灣政治生態發展演變形成環境制約,擁有巨大話語權的台灣社會大眾傳媒間接推動,而作為政治參與主體的台灣青年自身是內在主因。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林小芳則關注台灣青年的社會心理狀況,她在《台灣“厭世代”的現實困境及其破解路徑》一文中指出,“厭世代”成為台灣90後青年群體的代名詞,既是青年個體行為意向的選擇,也體現了當下台灣青年群體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厭世”作為時下流行的社會現象,揭示了經濟衰退背景下青年貧困化的生存境遇,反映了世代差異引發的階級固化問題,其背後也隱喻著社會轉型期的心態失衡。為破解厭世困局,應著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分配與發展的協同,並學會自我調適,提升青年的幸福感。

  本期“政治”欄目刊發了《“兩族論”探源和兩岸關係中的“國族”議題》《兩岸司法人工智能應用的現實樣態與前景導向》和《推進“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探索的治理原則、經驗與實踐——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為中心的考察》三篇文章。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祝捷和福建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金玲慧聯合發表的《“兩族論”探源和兩岸關係中的“國族”議題》一文指出,“兩族論”是以民族為名的“兩國論”。東德和朝鮮都提出了本民族版本的“兩族論”,特別是東德在“兩族論”上的理論和實踐,為更加深刻認識“兩族論”的理論本質、論證方法和政治後果提供了參照。兩岸關係中亦存在以“台灣國族認同”為名的“兩族論”,成為“台獨”分裂勢力進行“國家建構”的重要理論方式。“台灣國族認同”不僅在政治上是完全錯誤的,在理論上也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概念在應對兩岸關係中“國族”議題具有重大理論價值,應當挖掘其具有的統一意涵,形成應對中國國家論域內形形色色“兩族論”的對衝性理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