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 |
都是農民:30年來大陸城市與農民的糾葛 | |
http://www.CRNTT.com 2009-03-09 10:14:38 |
農民工創造了中國城市的建設速度和發展奇迹,在區域中心城市,三個月一小變,半年一大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舊城保護者宣講無效,城市仍然以摧枯拉朽的方式裂變。問外國小孩喜歡北京什麽,答曰:一自行車多,二樓房新。 一磚一瓦,一釘一鉚,都是農民工創下的奇迹。打火機、玩具、服裝,這些外貿生意,也是他們一針一綫,一板一眼做出來的。當然,假冒僞劣山寨版,也大多出自他們之手。食品安全尤成爲城市人擔心的話題,農民從來不爲此發愁,但別以爲因此他們的生活質量就差了,相反,他們是最懂得生活的人,城裏人好蒙,生意好做。早期手機流行的段子說“錢多、人傻、速來”不正是農民投奔城市的心態寫照麽? 有一個故事是說,在農村吃婚宴,如果主人招待的不是土鶏土猪,而是從超市里買的話,就會被鄉親說閑話,不受待見。他們懂得貴賤好壞健康。 大凡過年,農民工返鄉退潮,城市裏便空空蕩蕩,早點沒處吃了,小商品沒地買了,娛樂場所只剩下KTV了,休閑也無處可去,沒有人送水送煤氣送外賣送快遞。沒有農民工,城市冷清,運營不靈,禦宅族也宅不起來了。在城市循環體中,他們是城市的一部分,進城、務工、得到承認、實現價值,不僅是他們和我們的關係,而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的構成。 經典回放:2600萬失業大軍 生活方式糾葛:風俗的蛻變 城裏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晚睡晚起、吃快餐、缺少運動、人和人之間充滿距離、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但另一方面又讓人羡慕:旅游、逛商場、看電影、享受消費的豐盛。 那些在城裏過老鄉聚居生活的農民工,還是將老家的風俗移到城裏來:說方言、打牌娛樂、熱情款待來客、注重每一個民間節日、使用農曆,婚喪嫁娶,不比城裏人隆重,但絕對更熱鬧。 有時,城裏人回老家能找到那份感覺,但又想背弃它。有學者分析,鄉村的風俗需要宗族親朋好友抱成團,以擴大生産能力、形成鬆散的互助團體、抵禦各種風險。所以,鄉里人走動頻繁、交往密切、注重親緣。而城裏人什麽都買保險,除了老闆和客戶,不用看別人臉色,自然就獨門獨戶起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幹不了的活,一個電話到家政服務,修理工、搬運工就都來了。 起早貪黑閑不住,是農民的本性。勤勞是農民的本性,這一點,第一代第二代城裏人是丟不掉的,這些具有農民本性的城裏人,比別的城裏人自然要收穫得多一些。農民最鄙視的就是一個懶字,這是勞動人民的本色。 但風俗還是在發生一些顯而易見的衝擊,一年一度的返鄉高潮,就是一大景觀。返鄉這種近乎儀式般的行爲依然是人們最重要的年度慶典。 中秋節、清明節成爲法定節日,也是在固化中國民間的風俗。要不然,沒有時間保證,這些節日也無從過起了。城裏人更講究帶薪休假和黃金周。 人們發現,鄉村青年比城裏青年穿得更時髦,髮型更講究,而這被看作另一種土氣,因爲城裏人早已不再標新立异了,30年來,他們獲得城裏人的自信與氣度,更懂得讓自己舒適與隨意。 J.K。羅琳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說:“那些世界上過著最優越生活的人們,有沒有從那些最困難的人們身上學到東西?這些問題幷非語言上的修辭。你必須用自己的行動來回答它們。”城市要回答鄉村,城市人要回答農民和農民工。 文/山鶏哥 農耕社會,鄉土中國。這個以農業立本、從農村起家、以農民爲主要國民的國家,其社會階層和城鄉觀念正在發生質變。 你貌似城市的主人公。 你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閩三角的工廠裏生産“中國製造”的一切,爲之做包裝,又爲之做搬運;你修路建橋搭起大厦,爲之裝修,又爲之保安;你鋪好大街鋪好地鐵栽好行道樹,爲之養護,又爲之清潔;你在餐館烹飪在超市收銀在髮廊洗頭,你送報送水送奶送外賣送煤氣送快遞,你做勞務做家務做業務甚至做義工。你做了城市的365行,城市産業的鏈條和生活的齒輪若離開了你,一天也不能運轉。 但是,你只是這個城市的過客和二等公民。 你被要求“戶籍”的招聘啓事和徵婚啓事拒之門外,又被要求“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條款淘汰。你不能進人才市場,只能進勞務市場。你要隨身備著身份證、暫住證、健康證。你很難成爲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街道幹部或公司經理。你被欠薪時連起訴和要求勞動仲裁都無門。你是潜在的和被高度戒備的犯罪嫌疑人。你的孩子即使交了借讀費也很難在城裏上學。你爲城市貢獻了GDP和財政收入,但政府計算人均GDP和人均財政收入,一定將你排除在外。無論你如何努力工作,你不會獲得養老保險。就算你交了個人所得稅買了商品房,你仍然是這個城市最熟悉的陌生人。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