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黃光國論文化中國與蔡英文的抉擇

http://www.CRNTT.com   2016-06-06 00:10:03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今天的台灣社會是三大文化系統的交匯之處:教育系統裡傳授的是以“個人主義”作為預設的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經過“全盤美化”的一九九四年“教改”以及政治勢力有計劃的“去中國化”打壓之後,儒家文化傳統逐步被排除在教育系統之外,它在台灣不僅是“花果凋零”,而且是氣若游絲。今天我們在充分吸納西方科學哲學,建構出“含攝儒家文化”的社會科學理論之後,可以很清楚地辨認出:儒家倫理與道德仍然是支撐住華人生活世界的“先驗性形式結構”。相信“緣起性空”、“借假修真”的“人間佛教”團體,不僅已經把台灣打造成為“文化中國”的中心,而且成為在民間社會支撐儒家倫理的最重要的力量。

   新儒家的“三統並建”

   從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撤守台灣以來,港台地區研究中華文化用心致力最深者,莫過於牟宗三(1909-1995)。如果說胡適是“五四時期”、“全盤西化論”的代表,牟宗三可以說是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後,“後五四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在他所著的《歷史哲學》中,牟宗三(1988)指出: 

  就個人言,在實踐中,個人的生命就是一個精神的生命,精神的生命涵著一個“精神的實體”。此實體就是個人生命的一個“本”。就民族言,在實踐中,一個民族的生命就是一個普遍的精神生命,此中涵著一個普遍的精神實體。此普遍的精神實體,在民族生命的集團實踐中,抒發出有觀念內容的理想,以指導它的實踐,引生它的實踐。觀念就是他實踐的方向與態度。(頁1-2)

  牟宗三認為:“實踐”是精神生命表現其理想(尤其是道德理想)的活動,脫離了精神生命及其理想,便無 “歷史”可言。每一個民族都有其“普遍的精神實體”,歷史即是“普遍的精神實體”在實踐中表現其觀念的過程。然而,因為人類有動物性,故精神實體本身只能在動物性的限制下表現其觀念,在這兩種力量的拉扯之下,決定了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系統與觀念形態。

  牟宗三畢生研究中國文化,他認為:唯有道統、學統、政統三統並建,儒家式人文主義徹底透出,才能重建中國文化,開出中國文化的新型態。道德是道德宗教,學統的核心是科學,政統就是民主政治。牟宗三認為:道統是一種比科學知識更具綱維性的聖賢之學,是立國之本、是文化創造的源泉,是政統和學統的生命和價值之源,政統和學統是道德的客觀實現,失去了道統,政統和學統就會步步下降,日趨墮落;而失去政統與學統,道統也會日益枯萎和退縮。他以為,三統之建立,就是“儒家式人文主義”的真正完成,也就是儒家真正轉進第三期之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