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張亞中論國民黨路線國共關係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6-06-05 00:14:00  


 
  洪秀柱的主張可以用“和”與“合”兩個字為代表,先是追求兩岸簽署和平協定,讓兩岸關係得以和平發展,然後在此基礎上以成立共同體的“合”做為兩岸合作的路徑。這樣的論述等於是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以來以“分”為主要內涵,居於主流的“隱性獨台”論述。洪秀柱日後回憶說,為此馬英九曾以“十二道金牌”要求她回到原有的“一中各表”,並多次請她至“總統府”當面表示馬的不同意見。國民黨的高層也是力勸洪秀柱必須放棄“一中同表”的主張,並在黨員大會提名洪秀柱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後,立刻將“一中各表”納入黨綱,以做為對洪秀柱的約制。

  民進黨當然是不可能讓“以一中同表簽署和平協定”成為國民黨的主流意見,因此惡意地攻擊洪秀柱的主張是“急統”。讓洪秀柱感到意外的是,黨內同志也批評其主張,並以“出走”或選情低迷會影響“立委”選舉為由,要求“換柱”。“換柱”涉及的是國民黨的路線之爭,黨中央認為洪的兩岸路線有問題,把洪的“進取”視為“暴衝”,視“一中同表”會破壞“兩岸現狀”。

  兩岸關係要先“和”才能“合”,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希望提出“和合”論述的洪秀柱,沒有想到,連第一階段的“和”的論述都沒有辦法獲得“主流派”的支持。最後國民黨中央在10月17日召開臨時全代會,以洪“違反黨意及主流民意”為由,強行把洪秀柱拉下馬來。

  主張“一中各表”的朱立倫在“換柱”後登場,卻依然以大敗收場。朱敗選後辭去黨主席,補選的兩位重要參選者為洪秀柱及黃敏惠。代理主席的黃敏惠公開將此次黨主席選舉定位為“本土與非本土”的路線之爭,也就是台灣在兩岸關係上應該進取還是保守?要“政經並行”還是“只經不政”?要和平協定還是只要維持現狀?要選擇洪秀柱的“(治權)分治(主權)不分裂”還是只要馬英九主張的“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兩岸政治關係?台灣到底要走與大陸的“和合”的路線,還是維持現在的“隱性獨台”路線?

  黨主席選舉中,代表黨中央高層想法與利益的黃敏惠,在充分運用黨的資源之下,仍然大幅輸給洪秀柱,這也是國民黨主席歷次選舉以來,黨中央屬意人選的首次落敗,顯示基層黨員並不排斥洪秀柱的兩岸論述,但是會投票給洪秀柱,也有對黨中央的不滿及肯定洪秀柱的人格特質等因素在內。這次選舉,以“本土”、“主流”自詡的國民黨,輸給了相信傳統信念的國民黨,李登輝色彩的國民黨輸給了蔣經國色彩的國民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