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趙靈敏:強勢外交為何保護不了中國人?

http://www.CRNTT.com   2014-05-21 15:52:23  


 
  這樣一來,外交上的強硬往往淪為逞口舌之快,而強硬會導致什麼後果、如何應對和收場,則心中無數。房峰輝講“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丟”,聽著很過癮,但有什麼具體計劃來保證這一點嗎?目前還看不到。再拿此次的越南排華暴動來說,官方此前一副不妥協的態度,到真的發生暴動,官方媒體卻晚了兩天才公布消息,導致國內民眾在頭兩天對此毫不知情;中國大陸人在暴動發生之後各自逃命,期間沒有一個團體或者組織有過建設性的作為和幫助,打電話給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得到的回復是“請大家自救”;中國工人要回國時,機票一票難求,並且價格飛漲。等到暴亂都平息了,中國官方才想起來派船從海南出發去接人。

  這一切都說明,中國官方在架設鑽井平台時對後續的發展完全沒有預判和準備,暴動發生時措手不及,進退失據。事實上,包括越南在內的東亞民族主義一直都很活躍,多年來,中國官方在操控國內民族主義方面得心應手,卻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別人也會。

  烏克蘭危機引發俄羅斯強勢反彈,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克里米亞重回俄羅斯懷抱,許多人反思,中國外交為何不能像俄羅斯那麼爽?事實上,問題的根本不是形式上的“爽”,“爽”的背後是俄羅斯人對國際政治現實和自身能源優勢的精確判斷,以及在情報收集、媒體宣傳和具體操作上的“穩准狠”,比如偵測到美國助理國務卿努蘭德和駐烏克蘭大使的電話通訊,從烏克蘭政府內部得知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布倫南在烏克蘭下“指導棋”的消息,並把消息透露給媒體,這些都是中國目前不具備的。“中國式強硬”和“俄式強硬”,只是形似,內在氣質和精神則根本不在一個水準上。

  因此,“中國式強硬”目前還只是徒有其表的“半吊子”,除了形式和口頭上的好勇鬥狠,後續的籌劃、對實力和謀略的運用仍處於初級階段。這是強勢外交不能保護中國人的根本原因。中國多年高速的經濟增長,還沒有轉化為外交政策的目標和手段。事實上,這種轉化會是一步一步的,不可能在一兩年內就完成,甚至也不是十年八年。這樣一來,遍布全球的利益和保護這種利益的願望,與粗糙的外交手段之間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

  作者是中國資深媒體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