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亞運引起的話題:裡子與面子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12:09:18  


CFP 供圖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 僅僅2屆後,許多中國人就已經對亞運失去了興趣,這份冷淡的背後,是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思想變遷。時代周報日前刊載文章“[時代議題] 裡子與面子”: 

  亞運對中國人來說,曾意味著驕傲,也曾被輿論稱讚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重大成果。但當越南棄辦亞運後,傳出南京可能接手的消息,輿論和民眾的聲音卻甚為負面。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僅僅2屆後,許多中國人就已經對亞運失去了興趣,這份冷淡的背後,是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思想變遷。

新常態社會中的盛事與民意

  周報評論員 謝勇

  越南棄辦亞運,正在風風火火準備世界青奧會中的南京官員表態有意承辦此項賽事。言論一出旋即引發反對聲浪,雖然南京市連夜澄清表示該官員意思是南京有條件接辦亞運會,並不是說一定要這樣做。但反對聲和嘲弄聲繼續在媒體和互聯網上發酵。究竟由哪個國家的哪個城市取代越南成為亞運舉辦地,要等到9月份亞奧理事會開會才能確認,不過和越南一樣經歷過民意反彈以後,南京會更加慎重對待可能的候選名單了。

從無到有的“民意”

  有媒體仔細分析了越南棄亞的原因,經濟困境固然是原因之一,無舉辦大賽經驗更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則是相關政府方面遭遇了預算與民意的巨大反彈。正如這篇文章的結論所言:“越南政府考慮到預算的限制,在國會壓力下,聽從民意的呼喚,不得不放棄主辦對提升政府形象和政績具有正面作用的亞運會。可以說,越南是首個兼顧民意和預算,將原先的政府決定推翻,宣布放棄舉辦重大國際活動的老專制體制的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