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泰國“下課”的只不過是英拉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10:02:06  


 
  縱觀近年來泰國發生的反反覆複的黨派之爭,已經越來越讓泰國民眾感受到,這些黨派為了自身的利益,已經完全不將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放在心中了。要知道,泰國雖然不是亞洲四小龍,其經濟發展速度和發展成果曾經引起過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雖然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讓泰國經濟遭受重創。但是,如果能夠堅持發展經濟不動搖,堅持將民眾利益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也許,泰國仍然能夠按照先前的道路走下去。可是,在此後的這些日子裡,黨派利益逐步替代了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整個泰國都陷入了一片黨派之爭下的混亂狀態,以至於經濟也在不斷衰退。這對廣大民眾來說,是極不願意看到和接受的事實了。

  退一步講,就算此次反對派的行動,能夠將英叻和為泰黨徹底擊敗,對泰國來說,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泰國的社會也未必就能平靜。相反,更為激烈的黨派之爭會出現在泰國各個地區、各個方面,會使社會步入更為混亂動蕩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也有比較強烈的黨派之爭。但是,這些黨派之間在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問題上,卻是驚人的一致。也就是說,黨派之間可以爆發激烈的鬥爭,但是,誰也無權將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放到一邊。如果這樣,這個黨派也就不可能在競爭中獲勝。尤其是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在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問題上,總體還是比較具有大局觀的。近年來所發生的最為嚴重的後果,也就是政府停擺16天。最終,雙方也能在共同利益下取得諒解,絕對不會出現泰國這樣的混亂局面。

  這就告訴我們,黨派之爭必須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亦即在競爭和執政過程中,能夠充分考慮各個階層的利益,而不只是本政黨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對社會穩定、社會繁榮、社會進步等產生積極作用。

  英拉下台,反對派未必就能真正笑得出來。而對英拉和為泰黨來說,也未必就要悲上心頭。

  作者:譚浩俊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05月1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