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泰國“下課”的只不過是英拉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10:02:06  


 
相關評論:英拉下台,反對派未必勝利在望

   泰國憲法法院5月7日作出判決,從即日起解除看守政府首相英拉的職務。當天,看守內閣指定副首相兼商務部長尼瓦探隆為新的看守首相。

  這也是泰國憲法法院第三次解除首相職務,第一次是2008年解除了時任首相沙瑪(Samak Sundaravej)的職務,理由是沙瑪參與電視烹飪節目;第二次是2009年因選舉舞弊事件解除了時任首相頌猜(Somchai Wongsawat)的職務。

  雖然反對派通過對憲法法院的掌控,達到了解除英拉首相職務的目的,將英叻“趕”下台。但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卻未必就勝利在望,更不能說是穩操勝券。甚至可以這樣認為,此次“勝利”,反對派可能連笑的條件還不具備。英拉的下台,只是反對派取得的某一局部的勝利。

  先,看守內閣並沒有按照反對派的意見,將首相職位交由上議院和獨立機構推薦的人士擔任,而是由看守政府的副首相兼商務部長擔任。也就是說,英拉的下台,變成了英拉個人的事,而不是看守政府和為泰黨的事。反對派能否真正將為泰黨擊敗,能否成為泰國的執政政權,真的很難說。

  第二,按照泰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由於執政的為泰黨主要是由基層民眾組成,代表著大多數基層民眾的利益。因此,在數量上要遠多於以民主黨及“社會精英階層”為主的反對派。也就是說,如果7月20日能夠順利舉行大選,那麼,為泰黨極有可能繼續獲得勝利,英拉也極有可能繼續擔任首相。對反對派來說,當然是不願接受的事實和看到的結果了。

  第三,由於持續的兩派鬥爭,已經讓泰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產生了嚴重影響,民眾已經十分厭惡這種黨派之間的鬥來鬥去。而從為泰黨執政以及英拉擔任首相這段時間的情況來看,相關的政策措施、手段等也都是按照民眾願望來制定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譬如英拉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的大米換高鐵協議,就受到了相當一部分泰國民眾的歡迎。可是,卻被憲法法院否決了。自然,會引起這個階層民眾對反對派的不信任,並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大選中成為為泰黨的支持力量。

  也正因為如此,反對派將英拉“趕”下台,並沒有對泰國的現行政治格局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且憲法法院將英拉“趕”下台的理由也顯得比較牽強,充滿了政治意味。自然,反對派要想在此後的大選中占據優勢,難度相當大。至少,要克服兩個方面的劣勢。一方面,要抓緊時間找到更多英叻的政治漏洞、政治污點、政治缺陷,以此來打擊英拉、打擊為泰黨,為此後的大選積累資本。否則,就可能是白忙一場。

  而如果在此後的大選中反對派繼續失敗,要想再通過占領街頭、利用憲法法院、選舉委員會等推翻新政權,就會受到各界的批評和抵制,引起民眾的強烈反抗。畢竟,對廣大民眾來說,穩定的國家形勢,良好的發展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景象;另一方面,就是要能夠將選舉時間向後延伸,為反對派爭取各方支持、尋找為泰黨和英拉的錯誤與問題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對這兩個方面的優劣勢轉化,為泰黨當然也是看得非常清楚的,是不會束手就擒的,一定會堅持7月20日選舉,並利用一切機會,對反對派發動反攻。接下來,泰國的政局也將進入更加嚴重的動蕩之中,甚至有可能發生比較嚴重的流血事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