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張亞中:認同乃最終統一充分條件

http://www.CRNTT.com   2010-04-03 00:11:48  


 
  理論:既是解釋預測也是為政治目的而服務

  雖然兩岸關係不同於國際關係,但是討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國際關係的理論應有其值得參考之處。

  國際政治理論包括甚廣,但是真正能夠稱之為“大理論”(Grand Theory)的,也只有(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或稱新自由制度主義)。冷戰結束以後,社會建構主義躋身為主流的國際關係理論。本文就以此三個基礎性的國際關係理論(或稱範式)的安全觀或和平觀做為兩岸和平發展理論的討論基礎。

  國際關係學者在建構理論時,往往有兩個主要的目的,一為明,另一可能為暗。明的是理論的功能,暗的是為國家政策而服務。

  明的方面來說,理論的目的希望建立通則,以期達到解釋及預測的功能。例如,(新)現實主義者的安全觀與和平觀,不外乎透過同盟、自助(發展軍事力量)、權力平衡等途徑達到安全與和平的目的。自由制度主義者認為,透過貿易上的相互依存、相關制度的建立、甚而推動全球走上民主,才能夠維持國際和平與國家安全。社會建構主義者則認為,要促使國際社會建立共同認同、共享價值,才是維持國際和平與國家安全的不二法門。

  暗的方面來說,每一種理論或論述的背後都有著強權國家為了執行其全球戰略,也為了自己國家利益考量,換句話說,國際關係理論或論述只是為了追求國家利益的一種說法而已。例如,美國在與蘇聯對抗的年代,強調“兩極體系”的“權力平衡”重要,要求東亞或西歐國家做為美國的扈從,支持美國圍堵共產主義的軍備安全政策;在美國做為霸權的年代,主張“霸權穩定論”對於全球秩序的貢獻,並要求其他國家應遵從美國的領導,而且要避免做一個免費“搭便車”的參與者;當美國的經濟力量大時,美國主張全球應該開放“自由貿易”,因而倡導“貿易和平論”;當冷戰結束,美國面對的是一個多元的世只時,美國一方面發展出“文明衝突論”,呼籲歐洲與美國這兩個基督教文明共同對抗伊斯蘭文明世只,防範儒家文明世只;另一方面又強調“民主和平論”,認為只有在全球均走上民主時,國際的衝突才可以避免。

  我們首先要分辨出哪些是真正有助於國際和平的主張,哪一些又是為了強權自身目的與利益的論述;我們也必須認識每一個國際關係理論背後的真正內涵,以及如何避免在運用時所帶來的不良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討論兩岸關係時必須思考,我們討論的是兩岸關係,而不是國際關係中的外國關係。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有相同的語言與文化來處理兩岸關係,因此在運用理論做為政策思維時,更需要避免把西方的理論變成“拿來主義”,而必須考慮兩岸關係的特殊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